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新年伊始,各地抢抓农闲的空档期,克服低温影响,加快推进一批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改造项目,力争在春耕生产前投入使用。寒冬腊月,大江南北,高标准农田施工现场热火朝天。
农民日报 重庆市梁平区农耕条件较好,是巴渝第一大平坝,素有“小天府”、巴蜀粮仓之美誉。近年来,该区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行动。在改造进程中,农民种粮积极性、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均有所提高,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了有机衔接。
鲁网10月15日讯10月14日,临沭县大兴镇分管领导到清泉村实地查看高标准农田后续管护项目施工情况。大兴镇抓住秋收农作物腾茬有利时机,积极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后续管护项目,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
眼看玉米蹿到一人多高,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红石桥村种粮大户朱勇春,打算赶在收获前再浇一遍“灌浆水”。接好水管,掏出水卡,在农田灌溉机井控制终端一刷,“嘀嘀嘀”,故障提示音响起——井口咋不出水?朱勇春赶紧给红石桥村农田水利设施网格长、村党支部书记朱振抄打电话。
近日,记者从南安乐峰镇政府获悉,该镇厚阳村等7个村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项目及乐峰镇炉山-湖内村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基本完工,总面积超2500亩。近日,记者在飞云村华溪边看到,一条从尾厝桥至湾港潭后长达321米的崭新钢筋水泥护堤已经建成。
中国甘肃网8月13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刘姗)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8月13日,记者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2024年上半年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甘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展整体顺利。
来源:【新湖南云】“经过整改,我们组高标准农田建设终于达到农民满意的效果,全组231亩农田过去每亩200元流转出去、有些年份甚至200元一亩都流转不出,经过整改,路宽了直了、农田成水旱无忧良田,今年每亩500元流转出去,全组仅此一项村民增加收入近7万元。
2025年1月11日,走进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饶良镇安庄村,阳光下洁白整齐的农田机井、跨农桥在绿油油的麦田两端显得格外耀眼,新修建的水泥路和疏浚后的沟渠向远处延伸,一幅冬日田野美景正徐徐展开……“以前,这100多亩田地容易积水,特别是夏秋季节,农业生产十分不便。
近日,房山区检察院召开公益诉讼检察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案件听证会。会前由市区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组成的听证员深入田间调研,走访了一处高标准农田,该处农田占地110亩,曾在“23·7”特大暴雨灾害中遭遇水毁,田间碎石林立、污泥淤积,撂荒已久。
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抢抓冬春农田建设关键时期,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增加的优质耕地在帮助农户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助力“北疆粮仓”为国家多产粮、产好粮。秋收一结束,兴安盟扎赉特旗抢抓时间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这地,现在是宝地!”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古城镇缸房沟村的张大爷站在自家的高标准农田前,满意地对着笔者说。近年来,随着托克托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深入推进,一方面让农民的口袋鼓了起来,另一方面也让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更加坚定。
记者近期深入一些农村地区调研发现,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由于规划不合理、投入偏低、不重视运营管理等原因,导致部分地区建设标准“缩水”,损伤农民种田积极性。受访专家表示,建设高标准农田需从“建、管、用”方面理顺机制体制,确保“沃土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