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块石子抛入湖中水面上会泛起朵朵涟漪人们通常认为水波是水面的上下振动波的传播方向与水面振动方向垂直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科学家们发现水波涉及复杂的流体力学效应能够构造丰富的拓扑矢量场用于粒子的操控北京时间2月6日凌晨复旦大学物理学系资剑教授、石磊教授团队联合河南大学、新加坡
尽管国际科学界已对季节性流感进行深入研究但流感疫情在全球时空扩散过程及其驱动机制仍不明晰作为席卷全球的公共卫生危机COVID-19对流感的全球传播和进化动态的影响也有待回答复旦公共卫生学院余宏杰教授团队与国际顶尖系统进化研究团队合作研究发现了COVID-19大流行前中后季节性流感
2023年8月9日,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附属肿瘤医院陈飞课题组与浙江大学陆华松课题组合作,在Nature杂志以长文形式发表了文章R-loop dependent promoter-proximal termination ensures genome stability (《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叶定伟教授、朱耀教授研究团队在Nature Reviews Urology发表题为“From Biology to the Clinic - Exploring Liver Metastasis in Prostate Cancer”的论文,系统性阐述了前列腺癌肝转移的流行病学趋势、肝转移发生发展的生物学特征与机制、肝转移病灶的检测和早期预测以及当前的治疗策略,并发布了复肿多学科团队建立的前列腺癌肝转移诊断-治疗-随访体系。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10至19岁的青少年人群中,有七分之一患有精神健康障碍;中国2021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16岁的在校学生中,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随着青春期的发育,满足多个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共病患者越来越普遍。
9月6日,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罗敏/卢智刚/高海合作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赵允团队合作在 Nature杂志在线发表题为CD300ld on neutrophils is required for tumour-driven immune suppression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日前,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复旦丁铎尔中心王玉涛教授团队领衔与合作者在《自然》杂志(Nature)在线发表题为“Country-specific net-zero strategies of the pulp and paper industry”(《
近日,复旦大学马余刚院士团队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贾江涌教授团队合作在RHIC-STAR国际合作组首次基于高能重离子碰撞方法成像原子核结构并取得重要突破。这项突破不仅对研究极端物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性质至关重要,还为跨能量尺度研究原子核结构信息提供了新颖和独立的实验测量手段。
“7月26日,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IRDR国际卓越中心王戎团队在《自然》杂志(Nature)在线发表题为 “Accelerating the energy transition towards photovoltaic and wind in China”(注:《加速中国光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黄锦海、周行涛团队与哈佛大学陶伟教授团队强强联手,共同在《自然》(Nature)子刊《自然·通讯》发布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以石墨相氮化碳量子点(g-C3N4QDs)为核心的自供氧平台如何有效提升角膜交联效果及其作用机制。
7月27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IRDR国际卓越中心王戎团队7月26日在《自然》杂志(Nature)在线发表题为 “Accelerating the energy transition towards photovoltaic and wind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在耳朵上打一针,用一点药,就能让孩子听到声音,能讲话!”作为一名聋哑儿童的母亲,王青(化名)至今都难以相信。但当孩子第一次对声音有反应,第一次喊妈妈的时候,那种喜极而泣的幸福感却如此真实。
2023年12月18日,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复旦丁铎尔中心王玉涛教授团队领衔与合作者在《自然》杂志(Nature)在线发表题为“Country-specific net-zero strategies of the pulp and paper industry”(《制浆造
成果以“Probing Charm Quark Dynamics via Multiparticle Correlations in Pb-Pb Collisions at = 5.02 TeV” 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