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司门口配眼镜,顺路光顾了一下人们传说中刚开街的新晋热景“斗级营一期”。老字号斗级营原是一条不大的街巷,座落在长江大桥武昌引桥北侧,平行于相邻的民主路临江段。其长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东起黄鹤楼景区附近,西至武昌桥头堡。
古城新生,武汉新晋文旅地标;文脉复归,续写街区兴盛繁华。经过升级改造,武昌古城·斗级营于2024年9月24日正式开街。位于武昌蛇山北麓与汉阳门正街之间的斗级营,是清末武昌府署管理钱粮的军营驻地,因为以“斗”计量发放给养,故称斗级营,谐音“斗给营”,也有“斗斗粮食斗斗金”之意。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1日讯(记者秦璟 通讯员吴迪)10月1日,武昌古城·斗级营迎来开业后的首个长假。遥望黄鹤楼,与老牌景区户部巷一路相隔,斗级营带着更多新潮业态吸引游客夜游武昌古城,释放夜晚魅力。炫斗舞台不设边界线,与游客直接互动。
极目新闻记者 宋枕涛随着国庆假期的到来,武汉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迎来了旅游小高峰。10月3日,国庆假期第三天,景区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特色市集、文艺小店前人头攒动。游客们驻足观赏,感受这条武汉特色老街的历史韵味与文艺气息。
9月23日,位于武汉武昌蛇山北麓与汉阳门正街之间的斗级营,正以全新的面貌等待次日的开街。经历改造之后的斗级营,在保留原有民国风格特色建筑的基础之上,融入现代化的玻璃与折叠元素。古韵与时尚相结合,百年建筑与前卫艺术于此交汇。
极目新闻记者 李辉武昌古城斗级营的启幕,为武昌增添了新的魅力。9月25日,从武汉长江大桥俯视焕新后的斗级营历史风貌区,矗立着多栋古朴典雅、错落有致的历史建筑。在黄鹤楼上俯瞰,修旧如旧的新街区灰瓦屋顶、红瓦坡面与高高翘起的飞檐,交相辉映。
万建辉近年来,几乎每个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大中城市,都依托古城历史遗迹开发了一条或多条文旅街巷,作为该城市吸引全国游客的名片,如北京的南锣鼓巷和后海、成都的宽窄巷子、南京1912街区、西安大唐不夜城、杭州南宋御街、重庆的洪崖洞和磁器口、宁波老外滩、佛山岭南天地临近的祖庙等。
“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地标上新,斗里请。”9月24日,武昌出现一新地标,武昌古城·斗级营经过升级改造于9月24日正式开街。它位于武昌蛇山北麓与汉阳门正街之间,是宋代古巷,其名取“斗斗粮食斗斗金”之意,故名斗级营。
24日,武昌古城·斗级营正式开街。青瓦红墙的斜顶连廊下,汉派伴手礼、咖啡店、书店等新店亮相,武昌古城迎来全新文旅消费地标。斗级营开街。开街当天,位于斗级营一期商业街中部的汉酥礼门店前就排起了长队,精致的汉派酥点陈列在柜台上,吸引众多游客驻足。
极目新闻记者 李庆通讯员 吴迪“地标上新,斗里请!”9月24日,备受关注的武昌古城斗级营经过升级改造后,正式对外开放。作为“大黄鹤楼武昌古城历史风貌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斗级营将黄鹤楼、长江大桥、户部巷等景点串珠成链,持续擦亮武昌古城名片。
假期过半,177万人次游武昌古城,乡村游、文化游持续火爆,湖北省博物馆至10月6日预约全满。 国庆长假第四天,武汉喜庆的节日氛围依然浓厚,人们的出游热情持续高涨。10月4日12点,黄鹤楼公园又发“限流提示”。
近日,武昌古城再添新景点斗级营一期建成开街其地理位置紧邻黄鹤楼和户部巷成功将几个武昌古城的核心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旅游“一条龙”斗级营是明朝“广积仓”的遗址,到了清朝,这条街成为武昌府署管理钱粮的军营驻地,因为以“斗”为计量为士兵发放给养,故称斗给营,后更名为斗级营。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向数向绿,澎湃新动能。近年来,围绕加快“三个优势转化”,武昌区以“闯关”精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以数字化、绿色化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连续5年,武昌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领跑全省。牢记嘱托,奋勇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