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晚,广东汉剧《王昭君》在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南国牡丹剧专场演出,当晚吸引不少戏迷前来观看,现场座无虚席,掌声不断。伴随着一声高亢明亮的锣鼓声,广东汉剧《王昭君》拉开了序幕,经典的剧情、精美的衣饰、婉转的唱腔,让现场观众不禁陶醉在演员们的一招一式间。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颜观潮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李敏婷 胡戈):对于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来说,无论身在何处,都少不了对桑梓的怀恋以及寻根拜祖的热切期盼。广东汉剧是中原文化的智慧,是客家人的骄傲,是传承和创新中饱经磨难、不断进取的南方地区优秀皮簧剧种。
羊城晚报讯 记者朱嘉乐、丘锐妮报道:12月13日-14日,梅州选送的广东汉剧《天风海雨梅花渡》在广东艺术剧院参加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为羊城观众展现“南国牡丹”之美。在本月6日的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颁奖典礼上,该剧目荣获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大型舞台艺术作品一等奖。
【来源:掌上梅州客户端】掌上梅州讯 10月11日是九月初九重阳节,晚上7点半,广东汉剧“周五有戏”惠民演出在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南国牡丹”剧场如期上演。特殊的是,今天这场演出的主角不是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的专业演员,而是一群平均年龄60多岁,广东汉剧的戏迷“发烧友”。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26日讯(记者王娟)拥有400年历史的汉剧在全国流布甚广,影响着湖北、湖南、广东、福建、陕西等多个省市的剧种发展。8月25日晚,由广东汉剧院演艺有限公司创作演出的大型新编剧目《章台青柳》在湖北戏曲艺术中心上演,别具一格的唱腔让江城戏迷耳目一新。
9月24日,由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与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联合创排的广东汉剧《章台青柳》在广州上演。此次演出是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舞台艺术精品巡演”之一,也是中国剧协庆祝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创办4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9月24日晚,广东汉剧《章台青柳》在广州演出。该剧改编自刘斯奋先生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白门柳》,由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广东汉剧表演艺术家李仙花领衔主演,把柳如是这个人物形象演绎得生动、立体,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丘锐妮8月18日晚,随着一阵悠扬的音乐声,大型新编广东汉剧《章台青柳》在梅州市亮胜客家艺术中心上演。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得主、广东汉剧著名表演艺术家李仙花领衔主演柳如是一角。
广东汉剧《王昭君》剧照。龙岩市融媒体中心供图琵琶千载意绵绵,一曲相知奏新篇。3月15日晚,广东汉剧舞台艺术精品巡演——新编大型广东汉剧《王昭君》在龙岩人民会堂上演。“单于和亲到帝京,鼓乐喧天动宫廷……”当台上帷幕缓缓拉开,来自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的青年演员们粉墨登场。
身处封建社会的女性,受命运摆弄,越想活、越求生,却越陷入作恶泥潭......7月12日,广东汉剧电影《金莲》在广州首映,广东汉剧领军人物李仙花塑造的女主人公“金莲”的悲惨命运,让观众对古代女性的生存境遇与人性嬗变有了更多认识与思考。
作为岭南文化的一张名片,广东汉剧大气典雅、声名远扬,绽放美丽三百多年,流传了许多经典作品。秉承“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理念,近年来,广东汉剧不断探索创新发展之路,在传承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更好地走向了世界。
中国戏剧艺术是我国文学艺术百花园中的绚丽瑰宝,作为古老剧种的汉剧,竟然有湖北武汉汉剧与广东汉剧两个同名同姓的剧种,大家知道,武汉流行讲武汉话,而广东汉剧则流行于梅县和大埔等客家地区,请问:这两个同名同姓却又在不同方言区存在的戏剧有什么血缘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