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意思是,既成事实的事情,再说也无益,不如不说;已经决定但还没做的事情,再劝也无益,就不必劝;已经做过的事情,再责备也无益,就不必去责备。这几句话出自孔子,原是讲下级跟上级相处时,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部重要典籍,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对中华民族的道德行为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国人的必读书,而如今更是传播到了世界很多国家。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四书五经”是举世闻名的东方“圣经”,光照千秋的文化瑰宝。 其中百句精华,更是常读常新,受益终身。《大学》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今天学习《论语》八佾篇第二十一则。【原文】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钱穆先生白话试译】哀公问宰我关于社的事。宰我答道: “夏后氏用松为社,殷人用柏,周人用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