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世界中,有一类十分擅长伪装的恶意程序被称为木马病毒,黑客们常用它来“放长线钓大鱼”,它可能收集你的信息,把账户密码偷偷传给黑客,悄悄在系统开后门,方便黑客顺利入侵系统……现在的木马,破坏没少搞,藏得深还不好找,要想防御反击,你需要……编辑:宋德政统筹:汪东伟编审:干江沄
木马病毒的社交“化妆术”:你真的能分辨清楚吗?微信安全中心的这次公告,不知道吓到多少人。木马病毒居然已经伪装得这么“人畜无害”了?点开一个“电子发票”,结果不是缴费而是“缴命”。这种新型骗局,让人不禁开始怀疑:在这个网络时代,连一个好友的消息都要反复确认,那安全感还能去哪找?
网络安全小课堂又来啦!这一次带您了解“木马病毒”的原理、“木马病毒”的种类,“木马病毒”的危害以及如何防范“木马病毒”。计算机木马病毒是指隐藏在正常程序中的一段具有特殊功能的恶意代码,是具备破坏和删除文件、发送密码、记录键盘和攻击Dos等特殊功能的后门程序。
病毒在地球上的历史非常悠久,在40亿年以前地球上出现单细胞生物的时候,病毒就出现了,只不过单细胞生命体通过漫长的演化,依靠细胞的生物功能,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功能到集成系统、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
细胞是生物体的最基本组成单位,任何一种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个头非常渺小,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到。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内部的DNA或者RNA的遗传片段和蛋白质外壳两部分构成,有的病毒的表面还有包膜和突刺结构。
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正常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是人为制造的,有破坏性,又有传染性和潜伏性的,对计算机信息或系统起破坏作用的程序。
如果要探究人为何生病,那么细菌和病毒的影响肯定是少不了的。虽然细菌和病毒从我们宏观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差别不大,都是导致我们生病的原因之一,都是小得被我们忽略了的存在。但是细菌和病毒区别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在治疗的时候,需要分辨清楚是到底是病毒还是细菌引起,治疗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如果说病毒既无生命又有生命,这样的说法虽然看似矛盾,但对于病毒来说,却是一种很形象的表达,很多科学家都认为病毒不能算作是一种“生命体”,而病毒却可以利用宿主细胞进行繁殖和复制,同时病毒自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化,因此,病毒到底算不算一种生命体,目前为止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问:我们科学课老师告诉我们病毒是生物。答: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答:是的,一个病毒就是一个生物个体,病毒是结构最简单的生物,没有细胞结构,只是一团DNA或RNA,外面包裹着保护性的外壳蛋白。
虽然生物病毒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的益处,例如利用噬菌体可以治疗一些细菌感染;利用昆虫病毒可以治疗、预防一些农业病虫害等,但却危害很大,例如HIV、狂犬病毒等,给人类带来生命的危险;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等会带来疾病;TMV,马铃薯Y病毒给人带来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