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识心性:找到自家明珠三者识心性,了了而分明。第三件事是认知心性,也就是明心见性,弄明白什么是本元心,也就是真心。真正修行之前,你必须明白,什么叫本元心?怎样才算明心?怎样又是见性?对此,你不但理上要明白,而且事上也要体验得到。
雪漠:把所有的概念与束缚都打碎再观诸佛法,皆为方便门。洗尘予大水,赐药给病人。而今证心空,了然法无生。尘净水无用,病退药无能。渡河舍舟楫,是名悟法空。佛教的诸多法门,皆为方便之门,它们的存在,无非是为了帮助人们证悟空性、超凡入圣。
这是首部关于著名作家雪漠的文学评传,作者陈彦瑾是一名资深文学编辑,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硕士专业,2010年起担任雪漠系列作品的特约编辑和责任编辑,密切跟踪雪漠创作,深入了解雪漠读者心态,对作家的创作心路,作品的构思、创作、修改及读者的阅读、接受过程,具有“亲历者”“见证者”的观照视野。
那时节,我总是提醒自己:这个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让你倒下。我还时时提醒自己,就算你是一株生长在沼泽里的毒草,阳光也愿意照耀你的。信仰永远都不会嫌弃你,不会觉得你太糟糕,不会觉得你太麻烦。信仰会放弃的,仅仅是那些把升华挂在嘴上,不肯反省自己的人。
雪漠:禅宗给中国文化带来什么●雪漠:禅宗好讲吗?不好讲,甚至没办法讲。因为,禅宗所有的东西,都是远离文字的。禅宗有无数的书、无数的公案、无数的经典,但就算你读完这些东西,也可能仍然不懂禅宗。所以,我今天的讲课,不是为了让你们明白什么是禅宗,而是为了给你们种下一粒智慧的种子。
雪漠:真心是滋生功德的沃土俱足河沙德,六根放光明。照天亦照地,照佛照众生。明心见性者,时时做佛功。心外别无佛,是持金刚经。当年梁武帝见到达摩祖师时曾经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他说,我广造寺宇,度众人为僧,写佛经、造佛像不遗余力。凡此种种,有何功德?达摩祖师答曰,并无功德。为什么?
雪漠:通达真理,照亮众生八通达真理,不执有为功。第八件事是说,一定要追求究竟的解脱、究竟的真理,不要执著于那些无常的物质与现象。那么,什么是究竟的真理呢?究竟的真理便是真如,是世界的本来面目:实相。世界的本质是流动的,是多变的,是没有永恒的,又是具有无数可能性的。
雪漠,原名陈开红,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大漠祭》《猎原》《白虎关》《野狐岭》《西夏咒》《凉州词》《深夜的蚤豆声》《无死的金刚心》,史诗《娑萨朗》等,荣获冯牧文学奖、上海长中篇优秀小说奖等几十个奖项,入选2015年中国文化十大品牌人物,系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人文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肿瘤研究所首席人文导师、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文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心灵的明静虽然时有时无,但它会让你信心大增,接着往下修,你就会进入一种非常好的状态。也许有的人会觉得这样很吃亏,但这就像吃榴莲一样,有的人觉得吃榴莲是一种享受,有的人光是闻到榴莲的味道就觉得是一种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