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中国人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有吃元宵、放烟花、赏花灯、猜灯谜等娱乐活动。今天,虽然人们的娱乐活动方式越来越丰富多彩,但元宵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依然吸引着无数人参与其中,吃完元宵后,都会出去赏赏花灯,猜猜灯谜。那么,关于元宵节的灯谜,您了解多少呢?
你是否曾经在灯谜展猜现场驻足流连?你是否曾抱着深深的疑惑而被解谜者一语点醒?你是否也想像那讲解着解谜思路的猜谜者那样滔滔不绝却苦于无从学起?今天笔者开通了头条号,跟大家一起探讨学习猜灯谜!众所周知,中国灯谜文化渊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
灯谜一般都由谜面、谜目、谜底三个部分(有的谜还得加谜格)组成。因此,谜面、谜目、谜底被称为灯谜三要素。如“学而时习之(化学名词)常温”。这里的“学而时习之”是谜面,“化学名词”是谜目,“常温”是谜底。一、谜面谜面,也叫谜题,是灯谜的重要部分。
在谜面有关文字中找出共同包含的偏旁部首或字中字,从而猜出的谜底方法叫包含法。此类灯谜谜面中多有“个个”、“……有……有…… 、“能找到”等提示动词。 例1 唐虞有,尧舜无;商周有,汤武无;古舍有,今屋无(字)口 看这条谜,完全可以把……无弃之不理,然后在有字上做文章。
增补法,属于拆字猜谜法的一类。通过对谜面文字的增补,即增加字、部首、偏旁、笔划得到谜底的方法叫增补法。此类灯谜谜面中一般有增、补、加、生等含义的提示性动词。例1 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 (字) 省 此谜是个反复叠句谜,只要抓住在一起、联系两个有增补意义的提示性动词,谜阵自破。
上元佳节,不可无灯,灯上又不可无灯谜。古代士大夫以经史为正业,视诗词文章为末流小道,曲艺隐语之类,更是小中之小者。但小道也有可观之处,士大夫偶一为之,也能增添不少乐趣。比如晚晴的朴学大家俞樾,世人多知他是严肃学者,是章太炎的老师,俞平伯的曾祖,但少有人知道他也爱好制作灯谜。
灯谜猜射法掌握了灯谜的基本制谜法,就比较容易猜破:①会意法:要求推敲谜面的示意以求谜底。(1)正猜:可从正面对谜面作直接的联想,以揭示谜底。(2)反猜:可以从谜面的反面或侧面的暗示揭示谜底。(3)分猜:可将整个谜面分成数段,然后逐段扣合,连成谜底。
关于这个问题,制作过灯谜的朋友就知,两种情况都存在,当我们翻读唐诗宋词或其他古籍,偶而灵感骤至,信手拈来,撷取成句作为谜面,则为以面索底,显然是谜面先于谜底;有时要为特定谜材谋谜面,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求得谜面,即以底求面,这显然是谜底先于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