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甚至是胎里带出来的,都能成为吃货们追捧的对象。本次就要和大家介绍一种水里游的鱼类,正是因为太好吃了,这种鱼已经被吃到濒危的境地,被吃成二级保护动物,它就是被人们俗称为“芝麻剑”的斑鳠。
今年2月,淡水鱼“芝麻剑”(学名斑鱯)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但仍有人铤而走险,非法猎捕。10月6日,南宁市公安局福建园派出所民警抓获三名为了牟利,在邕江水域非法猎捕“芝麻剑”的嫌疑人,并收缴39尾活体“芝麻剑”,涉案金额近3万元。
前言最近,一则关于“外来物种”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了,原来是因为一位钓友在外钓鱼的时候,意外“中奖”,钓上了一条外形十分“傲娇”的鱼。这条鱼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斑点叉尾鮰。斑点叉尾鮰的来历斑点叉尾鮰,又名“沟鲶”、“钳鱼”,原产于北美地区,是一种非常适合淡水养殖的鱼类。
导语:钓鱼圈里有句玩笑话叫“长得怪、判得快,长得丑,判得久”,在小编看来确实是经验之谈。近日广西柳州的一位小伙,在当地大河里独自夜钓时,就钓起来一条“鼠头鼠脑的怪鱼”,当场就感觉不对劲,网上一查,果然是一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斑鳠开始逐渐采食少量,我们能不能搭大棚来解决温度问题,让它在冬天也能繁育?”“这个季节采用加温的方式不太恰当,它不会长性腺,只是长个体……”这几天,在罗甸县斑鳠仿生态保种场,针对斑鳠下一阶段的繁育,贵州大学的专家正在现场进行细致的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