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见MK闻一多曾说:“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孔子曾经三访老子,虚心问道。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孔子推崇仁义礼智信,注重世俗规矩;老子讲究道法自然,强调无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也有种说法字伯阳,生于公元前571年,是正史中记录的李姓第一人,也因此在唐朝被官方追认为李姓始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被后世封为太上老君,也称道圣、道祖,曾经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
在悠久而璀璨的中华文明史当中,有这样一种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高光时刻——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两个伟大人物,在某个时间点相遇,两人的交流碰撞出极为耀眼的火花,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种相遇在历史当中并不多见,但每一次都让人神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