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北校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民族小学借助于信息化设备“同上一堂课”。两校学生扮演小小生物讲解员,在特别的日子点亮“多样的生物,多彩的生命”这一学习主题。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炎炎 通讯员 吴婷)最美的秋天来了。长沙县松雅湖中学的生物老师曾英带着学生们,将生物课程《观察校园里的生物》搬到了教室外,带上放大镜等观察工具,行走在秋意浓厚的校园中。“大自然的生物课,感觉不一样!
课堂上,老师Steve Ball提问,学生轮流发言。记者骆昌威摄广州日报讯(记者林霞虹 通讯员陈映欣)昨日下午,广雅中学高一(12)班的同学们接连上了两堂“人体骨骼”课程,一堂是本校生物老师教的,另一堂则由美国老师所上——这是中美国际教育交流“ELLE”项目的一个部分。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刘炳友6月28日,淄川区的山区孩子们跟着生物老师在山间田野里寻找、辨识各种植物。这里已成为他们的生物课堂。多年来,山区老师结合课本知识,利用家乡随处可见且易于获取的动植物资源为孩子们授课,让他们更直观地消化课本知识,认识客观世界。
红网时刻新闻3月20日讯(通讯员 陈亚柳 左津瑞)“为什么有些植物是先开花再长叶呢?”近日,郴州市第九中学岭南分校的师生及家长来到郴州市南岭植物园,进行了一次“行走的生物课”之旅。郴州市第九中学岭南分校社会实践活动。
葡萄汁装瓶宁德网消息(王旺声 林衍 文/图)打开恒温培养箱,酸奶的香气扑鼻而来。别惊讶,这可是从宁德市民族中学生物实验室里发出的。本学期,在由该校生物组吴良珠和全建华老师开设的“生物与生活”校本课堂上,制作酸奶、酿制葡萄酒、甜糟制作、泡菜制作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师生们的眼球。
极目新闻记者 王媛通讯员 徐珊娜 涂瑞婷一节生物课究竟有多少种上法?如何用科学思维解读教材教法,让课堂学习探究多姿多彩?3月10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科学老师们齐聚在军山小学,开展了“科学思维在一线教学中的认识暨六年级教材教法解读”的研讨活动。
近日,为了深入落实新课程改革,扎实推动“高效课堂”的开展,西部四校八年级生物学科的“同课异构”示范课和观摩活动在育才中学举行。此次活动不仅促进了四个学校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重要的是让不同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在随机的课堂中碰撞出和谐的火花,让每一位听课的老师感受深刻。
来源:【泰安日报-最泰安】泰安日报讯将新鲜蔬菜切好、配置泡菜盐水、将蔬菜装坛并放入佐料、倒入配制好的盐水、封坛……近日,在泰安长城中学的实验室里,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深入体验了一次腌制泡菜的过程,这是学校生物学教研组开展的“利用发酵原理制作泡菜”生物技术项目化学习实践活动。
昨天(2016-6-1)得空与三明林校2013届园林班的师生,前往沙县琅口参观三明农科院,对于我也算是故地重游,1972年三明一中学生结合上农业课(相当现在中学的生物课吧)轮流到市农科所驻所学习,杂交水稻育种知识就是在这里由谢华安老师传授给我们的,旧事历历在目,眼前姹紫嫣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