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吉首大学)一到长假,各地博物馆的人流量就相应增加起来。今年暑假也不例外,“博物馆热”随着夏日气温一起火热起来。对于游客观展需求爆发式的增长,博物馆提供的讲解服务已经供不应求。在此背景下,一些个人和机构大量涌入博物馆讲解市场。
很多人都觉得这个词是贬义的、是消极的,在我以往的经验看来这确实不是什么积极向上的描述,但某天我逛微博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一篇名为三分种热度拯救一个人的文章,内容不多但很精炼,文章中核心的两个点就是三分钟的热度能让你对生活充满希望同时拓宽你的知识面。
一头“夕阳”,一头“朝阳”,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一老一小”,牵动千万家庭,是家事,更是民生大事。解决好“一老一小”等民生问题才能让老百姓的生活“热辣滚烫”。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党委政府是人民群众坚实的后盾,党员干部是人民有力的依靠。
这般“热度”,该凉一凉了。真正的热度,是跬步积累之后,呈现在大众面前的“至千里、成江海”。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是场长跑,仅有爆发力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以专业精神打底的实力和耐力。当“热度”留得下余温、流量配得上正能量,才能沉淀出真正的生命力。“不在热搜榜单的作品和人,是没有市场的”,这是一个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