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锋与英国、德国同行等合作,通过研究该时期化石花粉粒中“防晒霜”含量的变化,发现臭氧层破坏导致二叠纪末陆地生物大灭绝的直接证据,研究成果于1月6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
臭氧(O₃)是一种有臭味的气体,常温下为浅蓝色。在大气圈的平流层中,距地面15~35公里的高度上有一个臭氧含量较高的臭氧层,它好像一个巨大的过滤网,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有害的紫外线,有效地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小柯近日,联合国支持的一个专家组发布报告显示:随着关键污染物的减少排放,平流层上层的臭氧层正在显著恢复。评估报告估算,如果当前政策保持不变,预计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将于2066年恢复健康,世界其他地区的臭氧层将于2040年恢复。这是让全人类感到振奋的消息。
很多人都知道臭氧层的存在,知道它是地球生物的保护伞。但你知道每年的9月16日是“国际臭氧层保护日”吗?为了传播环境保护理念,郑州快速公交“微心愿”志愿者在“国际臭氧层保护日”到来之际,向市民乘客进行知识宣传。
2.52亿年前的二叠纪末大灭绝造成了约81%的海洋物种和89%的陆地物种灭绝。长期以来,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全球温室气体增加、全球变暖及海洋酸化可能是引起这次大灭绝事件的主要诱因,但对于这些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还有很多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