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摆在你面前有一个选择,一边是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的几个十三四岁的孩子,一边是自己的生命和家庭,选择一个就会失去另一个,你会怎么选呢?可能大多数人虽然会犹豫一下,但是最终还是选择自己的生命和家庭,毕竟人性本就是自私的,为了自己考虑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来源:【中国吉林网】在长春市九台区,有这样一位投身特殊教育与公益事业30余载的教师王殿荣,他以无尽的爱与奉献,为残障学生点亮了未来的希望之光。王殿荣是九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高级教师,他深知残障人群对美好生活的深切渴望。
2012年5月8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学生在老师张丽莉的带领下来到佳木斯市第四中学借教室上网课,晚上8时30分,学生们刚刚上完网课,大家一起从校门口走出来,此时张丽莉早在校门口等着同学们,她负责监护同学们的安全,就在此时,校门口一辆客车突然失控撞向了两个学生,张丽莉发现后,连忙上前推开学生,而她自己则被客车碾压而过。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张丽莉出生教育世家,父母都是老师,或许是受了父母的熏陶,在很小的时候,张丽莉就立志做一个教师,向父母一样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
“书包需要6个,蜡笔需要7盒…”见到刘强的时候,他正忙着统计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区加所小学学生们的微心愿。这群孩子都是比较特殊的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身边,每次收集微心愿,孩子们都会非常认真地写下自己的需求和心愿:有需要蜡笔的,书包的,有要运动鞋的,都会写下来。
穿着不到100元的帆布上衣,开着二手微型面包车,几十年来先后赡养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众数百名,帮助困难学生,用画笔服务社会。他就是鲁迅美术学院教授陆国斌——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记者采访陆国斌时,他正在指导贫困学生张强练习素描。
一间教室,一位老师,两名学生。这是辽宁省光明学校小学部老师石平的日常。近年来,学校在坚持教学内容、升学考试等方面与社会普通义务教育学校基本一致的基础上,立足实际,初步构建适合孤儿成人成才的多元发展培养课程体系。
日前,该报道参加由《沈阳晚报》联合阿里巴巴及全国百家媒体发起的公益平台—天天正能量评选。经过全国媒体评委、正能量合伙人和网友的投票和点赞,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体育教师张虓获得第424期正能量奖和5000元正能量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