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4月16日魏玛德国外交部长瓦尔特和苏俄外外交部长格奥尔基在热那亚郊区拉帕洛签署《拉巴洛条约》,宣布双方放弃根据《布列斯特和约》和《凡尔赛和约》向对方提出的领土与赔偿要求,两国关系正常化并“友好合作,在经济上互惠互利”。
德国曾有意将苏联拉入轴心国阵营一起横扫欧洲,大家都知道二战轴心国是德意日三国,但是熟悉历史的人也知道,二战真正发生时这三个轴心国之间并没有什么配合和默契,似乎苏联更适合成为德国的队友,而这对于当时跟美国也不合的苏联来说并不是个亏本买卖,可为何苏联会拒绝?
除了要求德国及其盟友承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责任,割让阿尔萨斯-洛林等重要区域,放弃海外殖民地,承担巨额赔款外,还对德国的军事能力进行了极大限制:凡尔赛和约签订陆军不能超过10万人,军官不能超过1.5万人,解散德国总参谋部和军事院校,取消义务兵役制度,禁止德国拥有坦克、飞机、
尽管现在已经是科技发达的21世纪,但是我们还是会时常感慨制造和传播谣言是如此的容易。近年来,一张德军士兵与苏联红军女战士的接吻照片在全球社交网络上广泛流传,而且还有一段看似十分真实的文字说明:1939年9月22日,苏德在波兰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历史会师,而这张照片就是当天拍摄的。
第一次明斯克战役的时间是1941年6月22日至7月9日,不错,6月22日正是希特勒撕毁两年前在莫斯科签署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一天,也就是苏德战争开战当天,第一次明斯克战役便告打响,明斯克是白俄罗斯的首都,此时它是离德国最近的大城市,自然也是苏联在防范德国进攻时重点考虑的防御对象,驻扎于比亚韦斯托克和明斯克地域的是苏联西方面军,拥有四个集团军,它们分别是第13、3、4、10四个集团军,共计52个师67万人。
自从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只用了不到一年就推平了整个欧洲大陆,欧洲只剩下躲在英国本土的英国人和东边的苏联,德国海军不如英国海军,跨不过英吉利海峡,所以接下来的对手只能是苏联,德国在筹备对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时,苏联也在筹备对德国的“大雷雨计划”。
翻开二战历史,围绕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说法很多,从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到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开辟第二战场,期间经过了3整年的准备,是什么原因让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事一拖再拖,直到苏军展开全线大反攻,美军才登陆欧洲呢?
这是在不来梅艺术博物馆来不及转移的文物,但对苏军士兵而言只是一片聊胜于无的存货,因为这些全是画作。苏军上尉军官巴尔金入伍前是文物修复专家,无意中看到这一幕,辨认出这批名画是伦勃朗、梵高、鲁本斯等大师的作品。
前言:德、日两国的结合,同命同欲。日本虽然在一战后的战胜国阵营,但是在美、英主导的华盛顿体系中,利益受到了强烈侵犯,由于无法在生产力和市场方面和英美竞争,日本政友会总务长森格说:“日本的生存权眼看只有日复一日地趋于土崩瓦解,要挽回这种局面,除发动国力以外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