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今年以来,金融机构不断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央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数次实施货币政策调整。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金融体制改革作出前瞻性、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如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更好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今天(8月24日)的《权威访谈》,来看记者对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的专访。
证券时报e公司讯,1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召开会议。会议强调,做好明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任务: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有序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推进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增强金融市场功能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金融体制改革作出前瞻性、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如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更好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今天的《权威访谈》,来看记者对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的专访。潘功胜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部署,第一项任务就是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
连润 熊彦莎 近日,地方两会密集召开。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不少地方对2025年金融改革进行重点部署,通过发挥金融市场作用,服务支持当地经济发展。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做好“五篇大文章”,成为不少地方2025年金融改革的重点。
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王江在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辅导读本》中发表题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署名文章,进行了重点解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举旗定向,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对金融体制改革作出具体安排,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明确方向、树立标准,提供了根本的遵循。
央视网消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其中,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方面,提出了多项前瞻性、系统性的金融改革举措。《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34次提到“金融”关键词。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并就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等进行了具体部署。“金融”一词在决定中出现了34次,彰显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