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电脑使用中,雷电端口和USB-C端口的外观并没有区别,在很多功能方面也很相似。但是并不相同,其差异可能会导致连接设备时出现问题。本期内容将解释一些常见的误区,回答常见问题,并针对于这两个端口使用不当相关的最常见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戳下方一起来看看吧!
令人惊喜的是在去年的今天,也就是19年3月4日,因特尔宣布向USBPromoter Group开放Thunderbolt协议规范,这意味着所有的生产厂商都可以免版税的形式构建兼容Thunderbolt标准的芯片,在自家产品上搭载地表最强的雷电3接口。
USB Type C是接口类型,而USB 3.1是接口协议,这个大家要分清楚,虽然Type C和USB 3.1协议是一同推出的,但是这两者不一定相互包含,简单来说,就是Type C接口不一定支持USB 3.1协议,而使用USB 3.1标准的接口也不一定要是USB Type C接口,也可以是Type A,像现在的部分主板都支持USB 3.1的USB A口。
大家在选择笔记本时,总是过度注重产品的性能配置:CPU是几代的、显卡是入门级还是游戏级的等,很少去关注细节的设计,比如接口,也正是如此,很多人买完笔记本,经常抱怨“接口不够用”“从硬盘传个文件要半天”等。
特别注意:不是所有的TypeC接口都是雷电接口,TypeC只是接口的规格和形态,而雷电是一种标准,两者没有必然关联,只不过现阶段雷电口是以C口的形式出现,并不意味着你电脑上有TypeC接口他就是雷电接口,主要标志物是看旁边有没有闪电标志。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主流传输接口标准有Thunderbolt、USB以及eSATA,本文试图理清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名词,加深读者对数码知识的了解。Thunderbolt 2与Thunderbolt 1的差异何在?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笔记本开始使用雷电接口了。前几天也有人在后台留言问小A:雷电接口与Type-C接口看起来完全一样,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功能是不是完全一样的呢?今天,小A就带大家深度了解一下雷电接口与Type-C接口的区别。
雷电接口是苹果公司专为iPhone、iPad等设备设计的接口,它可以支持速率高达10Gbps的数据传输。它的传输速率比USB 2.0接口高出5倍,而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另外,雷电接口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的设备,比如耳机、键盘、鼠标等。
细心一点会发现苹果新发布的三款 M1 芯片的 Mac 的接口变成了「雷雳/USB 4」。于是 2011 年,第一代雷电接口发布了,并且用在了当时的 Mac 上,变成了长得跟苹果 Mini DisplayPort 一样,但功能不一样的第一代雷雳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