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故事是中国文化中最著名的一个角色,他的经历和成长历程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在《西游记》中,他的选择和命运成为了人们研究和讨论的话题之一。而他在向龙宫借宝的经历中,错过了一把更厉害的兵器,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考。
上文讲到到孙悟空从东海借宝,实则是抢,取得如意金箍棒。从此闯地府闹天宫取经路上降妖除魔,如意金箍棒几乎与悟空形影不离,原文中孙悟空和如意金箍棒只分开过两回,一次是被金兜洞独角兕大王的金刚镯收去,另一次是被黄狮精偷走开钉耙宴。那么,这金箍棒到底有何神奇之处呢?
华夏文明五千年,孕育出灿若星辰的名著典籍,叙写了大量的历史人文典故,其中也不乏许多法律智慧。继上次围绕《西游记》中地藏王菩萨控告孙悟空大闹森罗殿的表文进行法律文书写作分析后,今天书接上回,看看孙悟空闯入龙宫拿走定海神针的行为到底在法律上是什么性质?
孙悟空是一个神魔形象,很少有人关注他的年龄,何况孙悟空到森罗殿上强索生死簿,勾掉了猴类,本该享寿“三百四十二岁”的孙猴子,这下连阎王也管不着了,再加上他还偷吃过蟠桃、金丹、仙酒,可以长生不老,年龄对于孙悟空来说似乎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