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石镇山表示,手术机器人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型医疗装备,属于人工智能领域难度极高、备受瞩目的领域。不过,目前已有许多机器人早已走进医院,为患者服务,医院里的这些机器人你都认识吗?
9月18日上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胃肠外科主任钱峻坐在中控台,目视裸眼3D显示屏,手指碰触操作器,左脚踩镜头键,右脚踩能量平台键,向机械臂系统发出指令。一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4只“手”正伸入患者腹腔,精准地接受指令开展手术。
用一根针,选择合适的角度,在早已画好点位的皮肤上入针穿刺、取样……这样的穿刺动作,每天肺科医院胸外科都需要做超过100例。肺部穿刺基于CT引导定位,患者进行一次穿刺至少需要“吃”两次辐射,而一旦错穿导致取样失败,就需要再经受一次穿刺的疼痛。
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正在进行,在位于首钢园的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多款重磅创新成果集中亮相。其中,该院推出的全球第一款应用于卒中临床神经功能评估的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机器人十分吸睛,有望成为医生开展脑卒中诊断的好帮手。
来源:【中国医药报】胸肺全三类辅助诊断产品推想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胸肺全三类”解决方案,覆盖胸部多种疾病的辅助筛查、检测。系列产品包括肺部疾病智能解决方案、肺炎疾病智能解决方案、胸部骨折智能解决方案,通过一次CT扫描就可以满足对多种胸部疾病的精准高效诊断。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请微笑一下”、“请您跟随机械臂向左看”、“请您描述屏幕上的句子”、“请问我触碰您的手,两侧的感觉一样吗”……在首钢园6号馆北京天坛医院展厅,一个正在“指手画脚”的机器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注意,大家纷纷坐在它的面前,按照它的指令配合动作。
12月18日,记者从成都市科技局获悉,日前,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一台新型国产手术机器人顺利完成超低位结直肠癌肿瘤切除手术。这款“成都造”手术机器人即将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预计明年6月在中国和印度正式上市!
人民邮电报讯 当传统中医药“牵手”人工智能,将碰撞出怎样的智慧火花?经过河南中医药大学多部门联合协作,张仲景机器人(1.0版)于近日正式亮相,这款中医机器人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相结合,可在教学、医疗和科研等领域发挥作用,让中医诊疗服务更加便捷和精准。
极目新闻通讯员 李林牧 张雨1月2日,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Xi正式在武汉市普仁医院“就职上岗”。这款拥有“三头四臂”超强构造与超强大脑的手术机器人,凭借三维视觉系统实现立体成像,具备15倍放大效果,其机械臂可540度旋转,能多角度灵活穿梭于靶器官周边进行精准操作。
建立三维模型、测量手术角度、精准预估截骨数据……在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展厅的入口,全球首款人工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ROPA,作为本届服贸会最受期待的融合创新成果之一,成为展会明星。骨科手术常被形象地喻为需要力量与精细技艺相结合的“木匠活”。
人工智能正在手术临床上发挥出更大的应用价值。9月落幕的2024年服贸会上,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的骨科手术机器人ROPA成为明星,引来四海客商前来咨询,包括德国哥廷根市的市长。ROPA为何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