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报国家文物局备案,山东省文物鉴定中心下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革命文物定级报告》,公布2022年度文物定级结果为:一级革命文物21件/套,二级革命文物7件/套,三级革命文物5件/套,一般革命文物1件/套,累计34件/套。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 | 沧海阅铭编辑 | 沧海阅铭“文内所有信息皆出自权威”前言毛主席曾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1号”、、由渤海造船厂建造的091型“核动力攻击潜艇”;“长征一号核潜艇”主要参考数据为:一座90兆瓦压水堆单轴推进,舰长98米、宽10米、吃水7.5米,水上排水量4500吨、水下5500吨;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军号海报:徐占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海上展区,静泊着中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长征一号,它见证了人民海军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的峥嵘岁月,在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留下了绚丽的航迹。
前言:更多时候,大家对“长征一号”的认识,是因为“东方红一号”,但其实,除了开辟中国问天路的“长征一号”火箭外,中国还有一艘开辟水下路的“长征一号”,其艇内6万多个零部件全由人工制造,如今正值中国海军节,其再次亮相青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其身上有哪些亮点吧?
黄旭华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工程总设计师。 新华社发 据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2月7日讣告,广东揭阳籍中国工程院院士、该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黄旭华,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
CCTV国家记忆今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海上展区,静泊着一件特殊的展品:由中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海军核潜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锻造出护卫祖国海疆,威震敌胆的“水下盾牌”。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位如今已年近百岁的国之功勋。
2月7日,黄旭华同志治丧工作委员会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6日20
期待春风的日子里,一个伟大的灵魂安息了。得知黄旭华院士仙逝,震惊和哀痛之中,赶紧拨打了黄老秘书的电话,了解到黄老辞世时非常安详,方稍感宽慰。记得在共和国70周年庆典前夕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黄旭华作为代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