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有一座小山,叫作元宝山,一个小村落端坐在山前,叫作“罗源阁”村,当地人都叫罗庄村。我就是这个村子土生土长的人,小时候听老人讲,我们村有两个烈士,一位是谢运春,另外一位叫谢学勤(谱名),谢学勤就是电影《大浪淘沙》里“顾达明”的原型。
对于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大浪淘沙》,许多中老年朋友应该还比较熟悉。该片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伊琳执导,于洋、王蓓、史进、刘冠雄等主演,反映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大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革命经历和人生选择,讴歌了靳恭绶、顾达明、谢辉、刘芬等革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坎坷而又壮丽的人生道路。
《大浪淘沙》是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一部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伊琳执导,于洋、简瑞超、杜熊文、刘冠雄等主演,1965年出品,1977年上映,该片很好地表现了知识分子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作用,其中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都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日前,本文作者撰写了革命历史题材故事片《大浪淘沙》四个结拜兄弟中的老三、最终堕落为叛徒的余宏奎的饰演者刘冠雄的一篇短文,有网友留言,还想了解一下四兄弟之一的杨如宽的饰演者杜熊文的情况,那好,借这个机会,咱么来一起聊一聊杜熊文及其电影作品。
珠江电影制片厂1966年4月摄制完成的《大浪淘沙》,再现了大革命时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真实,深刻揭示了青年知识分子在革命大潮中的追求、奋斗和分化,主题鲜明、人物生动、气势磅礴,由于“文化大革命”到来而遭禁锢,直至运动过后才得以面世。
今年是我党建立100周年,所以红色题材也会明显增多,关于新中国从诞生到崛起只有短短几十年,但如果要拍题材,估计可以拍几百部不带重复的,但偏偏上半年5月份前不多的红色题材中:《觉醒年代》《大浪淘沙》《中流击水》这3部,重复了!
黄晓明在电视剧《光荣与梦想》中第一次扮演青年周恩来,扮演这个角色的时候,黄晓晓已经44岁。在《光荣与梦想》中,我们看到,当黄晓明与蒋介石演对手戏的时候,明明剧情要求,周恩来对蒋介石的心怀鬼胎洞若观火,因此,这一段戏份中要求表现出周恩来表面上的热情背后,带着一份谨慎、收敛、质疑的内在情绪,这给演员的表演带来了一种悖论性的空间,那就是,表面的热情与内在心理呈现出泾渭分明的反差,这对于演员的演技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编前语】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文章中,习近平讲了许多生动故事,颇具深意,对年轻干部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