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以前,巢州城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大旱,庄稼枯萎,人畜缺水,生存维艰。当晚白龙真身降落在巢州城,周围的人认为吃了龙肉可以长生不老,于是全城的人都来分割龙肉,白龙苦苦哀求众人,说因为施雨救人,导致被贬凡间,希望大家不要伤害自己,等到劫数期满,便可飞升成仙。
合肥市多名山,巢湖北岸的四顶山是其中一座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风景名山,“四顶朝霞”闻名遐迩,是古“庐阳八景”和“巢湖八景”之一,吸引古今无数游客慕名前往。“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这是唐代诗人罗隐《游四顶山》诗中的名句,也揭示了四顶山名称的由来。
小时候听母亲说过关于它的传说,说是很早以前,有一位高人经过巢湖钓鱼锥山附近,发现这座山的形状酷似一只正在爬行中的乌龟,因为乌龟爬行的方向正是濡须河,高人掐指一算,顿感大事不妙——此乌龟不能下河,一旦进入濡须河,必然会成精,会祸害一方百姓。
最忆是巢州 · 保 圩。老家的圩在鸡裕河畔,春天,犁耙后的圩田,明亮如镜,云彩倒映其中,随即涌进无数的身影,快速来往的挑秧,缓慢移动的栽秧,几天后,整个白水圩里一层浅浅的黄色,秧苖“害黄”两天后,突然,淡淡一层绿色浮现,再由浅转深,逐渐将整个圩换装,直到洋溢着浓重的绿意。
当时不知谁说我们巢湖也是地震带,于是附近几十个村有条件的就拖家带口到外地躲地震去了,像我们这样的人家没有条件,就只好在房子外搭造简易的地震棚,灶台放在棚子外,水缸也移到房子外面并且一半埋在土里安放稳当,埋在土中是为了提前听到地底下发出的声音,是一种地震预警土办法。
经过一天的奔波后,抵达了巢湖市散兵镇,第二天一早睡醒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探索这个小镇,此篇将为大家奉上笔者在巢湖市散兵镇,夏阁镇,烔炀镇,洪家疃古村落,以及长临河古镇的见闻。古老的散兵地名,源于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
这是清代诗人徐汉苍六首《巢湖櫂歌》中的第二首,诗中的“朝霞山”,指的就是四顶山。四顶山,又称“朝霞山”,清代许孙蒥的诗《春日过朝霞山》、清顺治九年进士王纲的诗《朝霞山雨望》和清康熙三十年进士王裛的《朝霞山賦》、徐乾的《朝霞山赋》,写的都是四顶山。
巢湖古称巢州,正月十五,四海宾客云集于巢州灯会,笙歌鼎沸之热闹引得东海小白龙化身白衣秀士悄然来临,小白龙流连忘返,竟在街头酣然睡至次日变身一条鱼,消息迅速传到了州官耳中,州官命屠夫杀掉并分给城内官民,城尾焦姥老妇人一家三人同分得一份,也仅焦姥一家未食。
四顶山景好,气候宜人,有寺院,有历史,有文化,有诗,吸引了无数文人来此登山怀古,吟诗作赋,还吸引了一些文人在这里落脚,读书作文,授徒讲学,传播文化,增添了四顶山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魅力,使四顶山更有名气、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