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续写和AI演播的跨界合作与强强联合,使得音频作品从文本到有声,均由AI完成创作。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AI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并正在深入地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极目新闻通讯员 李东9月19日,2024云栖大会在杭州云栖小镇开幕,此次大会以“云启智跃,产业蝶变”为主题,吸引了众多前沿技术企业展示AI时代云上创新的潮流科技。喜马拉雅珠峰AI音频多模态大模型亮相云栖大会,在“人工智能+”主题馆吸引众多市民驻足围观体验。
7月27日,喜马拉雅副总裁王冬梅在“2023 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高峰论坛上表示,喜马拉雅通过科技赋能文化,利用AI科技打造的智能创作工具“云剪辑”极大地降低了音频播客内容创作的门槛,提升了创作效率。
喜马拉雅的上市招股书表明,AI 对其发展有着深刻的赋能与影响。数据指出,在 2023 年,喜马拉雅全场景的平均月活跃用户达到 3.03 亿,移动端的平均月活跃用户为 1.33 亿,同比增长了 9.3%。至 2023 年 12 月,喜马拉雅平台上的 AIGC 内容达 2.
机器之心报道作者:杜伟如今,学习办公、家庭教育和兼职赚钱三大场景的内容创作,用 AI 重构的百度文库能全搞定了。大语言模型发展至今,对各行各业的赋能程度越来越深,一些代表性产品正在改变甚至颠覆着整个行业。
万万没想到,最先跑出来的AI杀手级应用竟然是百度文库。6月7日,“AI产品榜”(aicpb.com)发布了最新的5月国内总榜榜单,百度文库AI功能以6536万的月访问量一骑绝尘,连续两个月霸榜第一。乍看有些不可思议,但细想也合理。
大模型时代的AI产品是什么样子?终局又在哪里?5月30日,2024百度移动生态万象大会在苏州召开。大会上,百度副总裁、文库事业部负责人王颖表示,“理想的AI,应该端到端解决问题,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让产品像人一样工作。这些,大模型重构后的百度文库都做到了。
并针对不同的垂直创作场景,不同的个体创作诉求都进行了深度优化,让用户真正实现查阅无忧,创作自由。在AI大模型的时代,各种新形态的AI产品在持续不断涌现,能力从最开始的文生文,到文生图片、文生视频,逐步走向多模态、多场景的应用,目前大家用得最多的AI工具是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