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B-52战略轰炸机的时候,美国空军对其定位是利用其高空高速远航程的性能,突破苏联国土防空军的拦截,将核弹投到莫斯科等大城市上空,由于预料的核大战一直没有爆发,B-52第一次实战是在越南战争,尽管其配备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电子战设备和护航机群,依旧被北越的地空导弹和米格-2
在网上想找图-4的图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么翻来覆去就那几架:俄罗斯中央空军博物馆的01号、中国航空博物馆的空警1号,要么就定位到了B-29,这倒也很正常,因为图-4本来也就是通过测绘,原原本本复制的B-29。
图4虽然是原样山寨当年投掷原子弹的B29,但是有一个最关键的部分无法山寨,那就是B29的发动机。其实在1950年代初的半岛战争期间,因为米格15等新锐的喷气战斗机作为对手大量参战,这种战机可以在几分钟内就爬升到万米高空,追击速度也很快;
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同盟国,英、美曾先后提供过如“喷火”、“飓风”、“P-40”、“P-39”、“P-63”、“A-20”、“B-25”等军机给苏联以应急需,但最新的B-29处于极度保密情况下则不能提供。二战后期,为了加速结束对日作战,需要轰炸日本本土的军事、经济、政治要地。
说起图4可能多数新手都不是很了解,但是说起他的另一个别名,大家都应该知道,“B-29斯基”。图-4(俄文:Туполева Ту-4,英文:Tupolev Tu-4)轰炸机,是苏联仿制的美国B-29轰炸机。
近日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空军的B-52H和B-2两种战略轰炸机进行了协同演练。作为目前世界上服役数量最多的战略轰炸机和唯一一种在役的隐身战略轰炸机,B-52H和B-2长期是美国战略空军的两根“顶梁柱”,此次合练旨在检验美国空军的战备情况,并对“某些国家”进行战略威慑。
有人说印度不敢动用空军直接进行攻击的原因,是慑于当时我国空军的强大,确实当时我国空军在朝鲜战场上打出了名堂,而且当时中国空军的歼5战机当时也确实比印度装备的飞机要强得多,但这并不是尼赫鲁顾虑的原因,因为青藏高原的特殊地理条件,我国当时在高原上部署歼击机是0,反而是喜马拉雅山南麓印度一侧先天的地理优势,印度布置了各种型号的飞机。
二战正式开始后,美军开始与英国皇家空军一起,对德国执行战略轰炸,与自诩绅士的英国人选择夜间对德国城市进行无差别轰炸不同,美国陆军航空队信奉杜黑的“轰炸机制胜论”,致力于摧毁德国的战争潜力,将德国的工业区,尤其是军工工业区作为轰炸目标,要求必须尽可能准确的将炸弹投到这些工厂上空。
为了促进西藏地区繁荣,加强西藏同内地的联系,依据西藏自治区的领导张国华、谭冠三“不甘于拉萨和内地的封闭状态,多次向中央建议在拉萨修建航空港”的提议和西藏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需要,195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突破康藏高原“空中禁区”的基础上,从青藏高原上开辟一条北京—西藏的航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