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北京的雾霾渐渐地浓了,天地之间有一种缥缈。春节期间发生的引力波事件,已经深刻地改变了这个社会的科学文化心理。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似乎个人的一切都已经显得稍微有点渺小,新的科学革命似乎已经发生。
长江日报-长江网5月7日讯光谷喻家山学校预计2021年建成,汤逊湖小学预计2022年9月开始招生,临空港第一学校预计明年6月交付使用,近日,武汉城市留言板上,不少市民咨询学校建设的问题,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年登六秩鬓添华,问道瑜伽又珞珈。买菜陪孙兼做饭,教书码字带浇花。常因早起惊残月,每借迟归赏落霞。莫见桑榆伤暮景,乾坤纵浪任浮槎。【题记】人过六十,就步入了人生另一个新的阶段。如何面对这个新阶段?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毛颖 熊婷)12月15日,武汉市关东街“金地科普团”携手关东街科协、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带领社区30组亲子家庭共赴一场科技与精神的双重盛宴——探访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深入领略“创新、吃苦、团结”的中国引力精神。亲子家庭探秘“引力山洞”。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形成高等工科学校专业比较齐全的体系” 的方针,同时为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培养急需的工业建设人才,在全国范围内对高等学校进行了院系调整工作。
肖峰散文|喻家山下续情愿。回眸办学四十年,喻家山下续情缘。2023年10月28日下午,在武汉市喻家山下的华中工学院新闻系召开的院庆40周年校友恳谈会上,曾在该系执教14个寒暑、兼任系副主任、党总支书记等职的广州大学原新闻系主任、新闻学院党委书记等职的程道才教授,专程从广州赶到武汉,对华工新闻系一一华中大新闻学院院庆40周年表示热烈地祝贺!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通讯员 蒋好“这瀑布流多媒体装置展示的是,2012年以来华科大获得的重大科研成果信息……”3月27日,华中师大一附中的300余名高二学生走进了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了解华科大建校发展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走进一大批科学家的故事,深受科学家精神鼓舞,对科技自立自强有
如今的武汉城区非常繁华,但仍有部分自然生态区域,比如说中心城区就有一座第一高山峰,它紧邻两所大学,表面看平静如水,但山上人气高涨,非常适合登高远眺、健身,它也成为区域内唯一尚未开发的原生态之地,它叫做喻家山。
成均,古代对大学的称谓,语出《周礼》,“成人才之未就,均风俗之不齐”之意。今天探访的中国一所大学,叫华中科技大学,在国内国外很多的高校排行榜,基本上都是将华中科技大学排在全国八九不离十的位置,不是武汉大学在前面,就华中科技大学在前面。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通讯员 丘剑山摄影记者 刘中灿视频剪辑 马星翔3月16日上午,武汉洪山礼堂的脉搏为科技跳动,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此拉开序幕。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人才。院士专家走红毯活动是每年科技创新大会的重头戏,今年又有14名科学家走上红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