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世纪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帮助德国平稳度过2008年经济危机并且使其经济稳步增长,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功不可没,其“实体经济+职业教育”的体系,使德国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什么是“双元制”教育体系?
总台记者看世界!大家好,我是总台驻德国记者余鹏。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德国制造业的重要基石——“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是其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始于中世纪,其想法最初来自于对手工业技术的传承保护。
2006年以来,瞄准江苏太仓打造德资产业高地的发展目标,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开启了职业教育双元制的本土化实践,16年来,培养出2万多名技术人才,为太仓加速德企集聚、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建起重要的“人才仓”。(据《光明日报》12月26日报道)“双元制”职业教育源于德国。
中新网上海7月16日电 (记者 陈静)“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国际上享有盛誉。16日,IHK(全称Industrie- und Handelskammer,德国工商会)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基地落地上海。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历史悠久、发展成熟,在世界职业教育领域颇具影响力。这种模式将课堂学习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既让企业能按需培养未来员工,也让学生能在培训后对口就业,是支撑德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双元制是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学生一方面在企业接受职业培训,另一方面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近年来,部分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开设“双元制”专业,通过与企业联合办学,培养既具有理论知识,同时也具备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德国的双元制是指在职业教育中,学生同时接受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训的教育体系。具体来说,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可以选择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课程,将一部分时间用于学校学习专业知识和理论,另一部分时间则用于在企业进行实际工作实习。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柏林11月21日电(记者褚怡)提起职业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久负盛名。这种将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被认为是德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在当前数字化时代,面临挑战的德国职业教育努力向数字化转型,关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技术培训。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由于养老服务行业人才缺口较大,新时代提升老龄化服务水平面临严峻挑战。在加强老龄化社会治理的策略中,通过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养老服务人才,具有夯实基石的重要作用。德国是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其职业教育特色鲜明、成效卓著。
在北京市顺义区四纬路上,有个一看就很“德国”的巨大园区,红、黑、黄为主题色的园区标志,到林林总总的德资企业品牌,乃至食堂里大量出现的烤猪肘、德国香肠、汉堡等菜品,无一不在诉说,这里和7000多公里外的德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