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湖的海鸥哪去了?”“海埂大坝没鸥了……”春节假期以来,社交媒体上有游客称在云南昆明翠湖等部分景点观鸥却扑空的消息。2月1日,红星新闻记者来到翠湖实地走访,鸥粮销售点摊位的一名商贩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她的记忆中,今年从1月13日以来就没有海鸥了,往年都是有的。
今年春节期间,不少昆明市民和外来游客发现:昆明市海埂大坝、环西桥、翠湖公园3大观鸥点的海鸥数量大幅度减少,有的地方甚至连一只海鸥都看不到。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翠湖公园:仅有少量海鸥来过2月5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昆明市翠湖公园了解海鸥的情况。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11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题为《冬季到滇池看红嘴鸥》的文章,关注红嘴鸥的南北迁徙:30多年来,到昆明越冬鸥群的数量、规模及栖息地、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这源于人们对红嘴鸥的爱护与守候,也得益于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
眼下,滇池之畔的海埂大坝正值一年一度的昆明观鸥季,无数游客慕名而来。然而,近日有不少网友反映,“来到昆明海埂大坝,却看不到红嘴鸥的影子”。对此,1月30日,记者到海埂大坝实地探访。15时许,记者在海埂大坝看到,游玩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密集的鸥群却难觅踪影。
早春三月,云南昆明一派春意盎然。在云南昆明越冬的红嘴鸥即将北上迁徙,大批游客和市民来到滇池畔观赏。2023年,飞来昆明滇池越冬的红嘴鸥总计超过4万只,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目前,大部分红嘴鸥已经陆续离开昆明,现在还在滇池附近生活的红嘴鸥数量只有不到高峰期的一半。
每年春天,鸟类的繁殖季节到来,候鸟会成群结队地飞往北方,去寻找合适的繁殖地带,繁育后代。昆明鸟类协会秘书长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博士 赵雪冰:当时我们佩戴了92只红嘴鸥,B021也是飞得最远的一个个体,一直飞到了俄罗斯萨哈共和国,迁徙距离大概有6000多公里。
眼下,滇池之畔的海埂大坝正值一年一度的昆明观鸥季,无数游客慕名而来。然而,近日有不少网友反映,“来到昆明海埂大坝,却看不到红嘴鸥的影子”。对此,1月30日,记者到海埂大坝实地探访。15时许,记者在海埂大坝看到,游玩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密集的鸥群却难觅踪影。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掌上春城讯3月27日,央视的《新闻直播间》栏目关注昆明红嘴鸥北迁的具体情况,同时揭秘红嘴鸥的迁徙之路。详情如下:眼下,大批红嘴鸥正在有序地离开滇池,踏上回归北方的旅程。它们北迁的具体情况怎么样?这次过冬体验有哪些亮点呢?一起来看↓...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掌上春城讯有人说:“当天空飘满白色的雪花,北方的冬天到了;当天空飞满白色的海鸥,昆明的冬天到了。”2024年霜降才过,“心急”的海鸥已经到了昆明。10月中旬以来,在昆明海埂东码头,成群的海鸥在水面上盘旋、嬉戏。
编者按:昆明,这座充满温情的城市,因其独特魅力成为新兴旅居热门目的地。然而,最早选择来昆明“旅居”的,却是来自遥远的西伯利亚的红嘴鸥,自1985年首次来到昆明,如今已有近40个年头,每年跨越数千公里来昆越冬的红嘴鸥,已经不仅是“客人”,而是昆明人的“家人”。
跨越山海 浪漫滇池——“我与海鸥的故事”摄影征集活动自2025年1月3日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网络舆论热度持续升温,目前已收到参与作品300余件。自1985年红嘴鸥首次入滇以来,昆明成为红嘴鸥南北迁徙的重要聚集地之一。
1985年冬天从西伯利亚南迁的红嘴鸥第一次来昆至此后的40年里从未缺席与昆明人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昆明生态环境的改善每年赴昆过冬的红嘴鸥越来越多观鸥喂鸥点也不断增设昆明成了红嘴鸥的“第二故乡”人鸥同乐成为昆明冬日里的别样风景红嘴鸥为何钟情于昆明?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掌上春城讯近日,五华区“杏运五华·鸥遇昆明——大翠湖历史文化圈·赏杏观鸥春城季”活动正式启幕。在暖冬时节,将通过精彩纷呈的活动,把自然美景、传统文化、潮流文化与春城韵味进行艺术融合,让市民游客在活动当中进一步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新华社昆明3月21日电 通讯|从昆明到西伯利亚:六千里人鸥情新华社记者庞明广 王墨盈 何春好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过茂密的水杉林,洒在滇池宽广的湖面上时,张利云已经骑着电动车,载着满满一大袋鸥粮来到岸边,与来自远方的“老朋友”红嘴鸥准时相会。3月20日,游客在昆明海埂大坝喂红嘴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