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拼尽全力,却敌不过别人的轻而易举,有的人麻木不仁,却依旧浑浑噩噩不知所措。鲁迅在《春末闲谈》中提到,无头刑天仍有反抗的猛志,可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面临反抗的结果是无情的铡刀,旧社会的旧习俗依旧,统治阶级不思悔改,百姓明白见好就收才是正道。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的清朝,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提起清朝,总觉得那是一个异常屈辱的朝代,尤其是清末的时候,政府腐败无能,狂妄自大,闭关自守,导致中国严重落后于其他国家。而西方国家借助工业革命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
最近我们的外交官杨洁篪在美国硬气表态,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其中,杨洁篪破天荒地说了一句“耳目一新”的话: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难道我们吃洋人的苦还少吗?说到“洋人”一词,仿佛就回到了那个令中国人倍感屈辱的近代史。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圆明园并纵火焚烧,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屈辱。我们在学校教科书上都已经学过这段历史,很多同学对此感到非常气愤和屈辱,希望能够穿越时空和侵略者进行殊死抵抗。作为一个离那段历史已经过去一百多年的中国人,我们依然为之感到激动。
满清自认为是“天朝上国”,将西方国家视为蛮夷,乾隆说还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以通有无”,并且在下江南看到大量西方船舶后下令闭关锁国。可是满清在入关后就一直在宣传“华夷一家”,这是为什么?如果满清提倡“华夷一家”,不是应该非常开明的与西方人交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