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为人类最早发明的人造材料之一。据史料记载,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左右,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就出现了一种以石英粉末高温熔融而产生的原始玻璃——“费昂斯”(Fience),而真正成熟的玻璃器则出现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的埃及与叙利亚地区。
琉璃珠也算是比较有价值的收藏品, 琉璃珠饰在中国古代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也很受现在收藏者的青睐。但是,收藏界造假者很多,很多造假者以现代工艺琉璃珠冒充古琉璃珠饰。让收藏者利益受损。那么该如何识别呢 古琉璃珠饰的用料颜色不多,也有讲究,以绿色、蓝色为主,还有白色、黄色、黑色这几种。
首先我们要了解琉璃是一种人工制品,琉璃内部一定会有气泡,另外琉璃重量会比宝石类的轻一些,其实琉璃就是玻璃,虽然琉璃就是玻璃但是在古代琉璃非常稀少,琉璃珠是贵族的装饰品,十分昂贵,古代没有先进的玻璃加工的工艺,只能制出少量的琉璃,就这些少量的琉璃都掌握在古代王公贵族手中,琉璃还是佛
桑度云 三年前,我参与《博山琉璃志》的编写,在搜集博山琉璃资料时,老博山人刘同民先生告知,他家里有爷爷留下的老琉璃物件。我们来到博山神头刘同民家,见到了民国期间的博山琉璃。 刘同民的祖父刘序舜,生于1906年,是博山老字号庆祥银楼掌柜。
益阳市博物馆总占地面积为50亩,建筑面积为10200平方米,设有基本陈列展览厅、专题陈列厅、临时展览厅、多功能演播厅、文物库房、贵宾接待室、文物研究室、文物摄影室、文物修复室、安全监控室、观众服务部等设施,是一座规模较大,功能设施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博物馆。
仅仅从称谓上来说,在古代中国对琉璃珠的称谓就有很多种,其中:缪琳、琅轩、陆琳、琉琳、玻黎、硝子、罐子玉、罐玉、药玉等等都是对琉璃珠的称呼。琉璃是一种中国古法材料,它已有2466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一直是皇室专用,对使用者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要求,所以民间很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