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工作十年了。我不知道什么是休假,我也不知道十年内都做过什么。活着却像是死了。“每天起床叫醒我的不是梦想。”“是按闹钟的动作。”“起床、刷牙...”“袜子一样一只,扣子总少一颗。”“公车也总是赶不上那班。”“我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却往往选择了间接性致盲。
他是:克里斯托弗·李爵士,英国皇家空军,纳粹之敌,金属党,千面演员。他是:嗜血的德库拉,来自东方的傅满洲,007之大敌金枪客,释放原力闪电的杜库伯爵,工业先驱彩袍萨鲁曼。6月7日,李爵士离开凡尘,在伦敦的一家医院去世,享年93岁。
——史铁生最近疫情蔓延,大家每天都惶惶不安,可能很多人活了几十年,第一次觉得死亡离自己这么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每年全国死亡人口大约890万人,也就是每天有至少2万人死亡,其中非正常的死亡人数更是高达300多万。
乔布斯认为没有错误就没有成长,错误对他的成长很有帮助:“从来没有哪个成功的人没有失败过或者犯过错误,相反,成功的人都是犯了错误之后,做出改正,然后下次就不会再错了,他们把错误当成一个警告而不是万劫不复的失败。”
纸媒如何转型重生?就连辞职这条消息,也被新媒体抢发了。张力奋老师在青楼确认了辞职的消息,但正式辞职是在三个月之后,今后从事研究和写作,仍将是FT的专栏作者。我的心得有两个,分享给大家:1、纸媒转型核心是人才,没有人才,往哪儿转都转不动;2、中国的纸媒转型,基本上很难。
1、人生犹如一列奔驰的火车,从降临人世的那句嘹亮的鸣笛声起,我们便自主,或不由自主地开始了马不停蹄的向前走。走过白昼黑夜,走过春夏秋冬,走过山川河流,走过沙漠戈壁,走过狂风暴雨,走过冰天雪地,走过伤害痛苦,走过沧海桑田,直至终点,画上我们人生完美无憾的句号。
朋友们,大家早上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每日一句是:每个人都会死,但不是每个人都活过。最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非常震撼,也非常感人的励志短片《每个人都会死,但不是每个人都活过》。短片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大部分人恐惧的不是死亡,而是走到生命尽头时,蓦然回首才发现,你从未真正活过!
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在想上校的生活是不是就应该如此呢?一个好人一辈受苦受难,最后逼疯了,忘记了前半生生活的样子,变成一个只有七八岁孩子的智力的孩子。我在心里希望他只记得当下的生活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