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8日讯 每天一件文物,跟小闪一起探寻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闪电新闻联合山东博物馆、新浪微博推出“闪电每日文物”专栏。这件红陶兽形壶,是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的代表性器物。它是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时期先民温酒、斟酒的器具。
原标题:制作文物黏土画 喜迎欢乐吉祥年中国文化报驻广西记者 郭凯倩 文/图“先用红色海绵纸剪出花瓶贴在底图上,画出梅树的树干和树枝,然后用黏土捏出梅花,再剪几个红色小方块,写上吉祥的祝福语贴在树枝上,这样我们的‘平平安安’黏土画便完成了。
【来源:北京青年报客户端】虎形枕、秋操杯、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近日,热爱逛博物馆的浙江温州市民周女士用黏土复制出多个博物馆的经典文物,并将自己的“黏土文物”博物馆发布到社交平台上,引发了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这样的“博物馆”太有创意了,不知道作者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来源:长沙教育】人面鱼纹陶盆、司母戊鼎、编钟、越王勾践剑、素纱襌衣……11月4日,长沙市泉塘中学七年级历史模型作品优秀作品展正在学校综合楼一楼校史大厅内如火如荼进行。各种惟妙惟肖、琳琅满目、带有厚重沧桑感的历史文物模型,吸引同学们纷纷驻足。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卢佳鑫、吴家琦)11月5日笔者获悉,近日襄阳二十四中高二年级成功举办了“我在24中仿文物”活动,共收到来自高二年级学生的40件仿文物作品。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学生们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追求,还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历史文物的理解。仿制编钟。
看到很多网友总认为文物应该一出现就是瓷器/玻璃的完美状态,其实并不是,事物都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合理到合理的发展过程,一旦脱离事物发展客观规律,比如某东大突然出现一台电脑显卡/固态硬盘/内存条齐全键鼠还是雷蛇的,说他是80年前初代电脑,那么你信不信?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30日讯 从距今10000年到4000年前,曾经有一条巨大的陶泥文明带横亘在地球上。“陶泥文明”以陶器作为生活生产工具,是人类走出野蛮,进入文明社会的第一个阶段。陶器的发明凝聚了人类早期对水、土、火的认知。
5月29日,六安市解放路小学学生们正在校园“青铜器博物馆”展台前驻足欣赏。一件件浸透浓浓国风美韵的仿青铜门钉、鼎、纹饰……让孩子们仿佛穿越几千年,梦回青铜器时代。 据该校美术老师赵小露介绍:“校园青铜博物馆里展示的作品有百余件,由超轻黏土制作成型,然后用丙烯颜料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