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张东荪的弃权票故事曾引起过不少人的好奇。这个被认为颇具学识和影响力的哲学家、政治活动家,人生轨迹却随着历史的洪流而转变,从一位民族先锋跌落为历史争议人物。张东荪的一生,就像一场充满光影交错的舞台剧,跌宕起伏,令人唏嘘。张东荪早年的确算得上是充满朝气的先进青年。
岳林■ 张东荪的人生,仿佛落叶在风中兜了无数圈,令人唏嘘。面对传统士人阶层已经堕落坍塌的事实,张东荪认为士人的历史使命应当从“辅治政治”转向“辅治社会”,在社会和文化层面成为大众的导师;士人阶层非但不应当恐惧大众,反而应当与大众打成一片,并最终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新生”。
知识分子为什么容易走到邪路上去?就像建国前后赫赫有名的知识分子、民主人士张东荪,毛主席和中共中央本对他寄予厚望,并且准备在新政府中拿出高位对他虚位以待。可结果呢?他竟然匪夷所思地走到邪路上去,被坐实了“叛国罪”!
他是令毛主席都倍感遗憾的人,在选取主席投票的时候,他却投了弃权票。本应该全票通过的选举,结果却少了一票,让毛主席觉得比较遗憾。他给特务王志奇写信(当然他当时不知道王志奇是特务),大概意思是中国有意与美国亲近,让美国不要打中国。他是谁?他就是张东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