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查看我的账号资料,才意识到,几年前腾讯把我认证为“旅游自媒体”。既然如此,不分享一些旅拍经验,好像有点说不过去。坦率地说,作为一枚中年大叔,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对旅拍失去热情,疫情后这几年,我出门旅行的时候,很少在景点留影。
跟随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脚步,自驾来到 云冈石窟。沿着气势恢宏、庄严肃穆的礼佛大道行走,路边矗立着十几对石刻巨象。骑象四棱神柱的底座是平和的石象,大象背上驮载的是,花纹细密精致的莲花宝座,石柱的四个侧面都刻有双排并坐的佛像。走出礼佛大道,是半环形的礼佛浮雕石墙。
3月的山西大同,乍暖还寒,到访云冈石窟的游客依旧热情不减。跟随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我们一起回望这段跨越1500多年的历史。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时期,它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次以皇家的力量主持开凿的石窟群,有“真容巨壮”“穷诸巧丽”之誉。
我们现代人,很少有机会见到巨佛。四川有乐山大佛,整座山都是一座佛,脚下便是滔滔江水,那样的感觉是天大地大,雄奇伟岸。但如果我们与一座巨佛,同时处在一个狭小闭塞的山洞里,那种无处可去的压迫感与震撼感,会令人终身难忘,云冈石窟便是如此。云冈石窟的历史,简单来说就是:1.
岁月无语,惟石能言。云冈石窟是一部镌刻在石头上的北魏史书,一条通往盛唐的路。1500多年前,北魏皇室主持营造的这座大型佛教石窟寺,不仅代表了公元五世纪世界美术雕刻的最高水平,还展现了吞吐万汇、兼纳远近的气魄。开放、包容、融合、自信、创新……一眼千年,世界在这里“大同”。
近年来,随着综艺《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热播、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出海,世界文化遗产大同云冈石窟的新闻热度频频上升,也燃起了公众的兴趣和求知欲。前《南方人物周刊》总主笔蒯乐昊的新书《云冈:人和石窟的1500年》,从0到1向公众讲述了云冈石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