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轨道交通车站的140个纳凉区向公众免费开放。纳凉区一般设置在车站站厅较宽的通道一侧,区域内摆放了凳子、椅子等设施。为给市民提供优质服务,车站工作人员会定时对纳凉区进行清扫、消毒。车站也准备了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降温用品,以备市民不时之需。
□赖芳杰近日,重庆轨道交通车站的140个纳凉区向公众免费开放。纳凉区一般设置在车站站厅较宽的通道一侧,区域内摆放了凳子、椅子等设施。为给市民提供优质服务,车站工作人员会定时对纳凉区进行清扫、消毒。车站也准备了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降温用品,以备市民不时之需。
天气太热,哪儿可以休息纳凉?7月15日,记者从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获悉,今年,重庆轨道交通在有条件的地下车站设置了140个纳凉区,与2023年相比,新增13个。▲二郎站纳凉区纳凉区一般设置在车站站厅较宽的通道一侧。
原铁道部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志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志云,中国中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河北省副省长、党组成员葛海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卢中原,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唐廷枢研究会会长唐嘉乐,国研经济研究院院长李布,苏州大学教授朱从兵等出席了本次峰会。
最快城轨在成都开通】9月27日,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首开段正式开通初期运营。该项目由中铁二院担任勘察设计总承包任务,设计时速140公里,预留最高时速160公里,为国内采用地铁车辆的最快城市轨道交通,标志着中国城轨驶入“140+”时代。
中国轨道交通正在向两个方向迅速发展,一是在速度上,正在向时速400公里、600公里突破;2019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情况时指出:“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大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绿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效途径”。
华龙网 3号线重庆北站南广场站设置的纳凉区供市民纳凉。重庆轨道集团供图今(15)日,记者从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了解到,今年重庆轨道交通车站的140个纳凉区已开放,与去年相比,新增13个。据介绍,纳凉区一般设置在车站站厅较宽的通道一侧,区域内摆放了凳子、椅子等设施。
昨日,城南家园,居民们查看新开通的140路公交车沿途停靠站点记者 唐会余 摄影 李文彬昨天上午10点左右,公交140路正式开通,极大方便拥有7万人的南岸区城南家园和长江工业园的交通。而本周六起,696公交线路也将开通,运行区间为渝北空港(远翅厂)-出口加工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7日讯 9月27日上午9时15分,随着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首发列车缓缓始离火车南站,标志着由中国电建在城市交通领域首个地铁PPP项目正式开通运营,成为成都轨道交通2020年计划开通的5线7项目中率先开通线路,标志着中国城轨驶入“140+”时代。
重庆22日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多地最高气温超过40℃,江津区国家气象观测站、北碚区国家气象观测站最高气温达40.2℃。因夏季天气炎热,重庆被誉为中国的“火炉”城市。当日在观音桥商圈,遮阳伞成为行人标配。
原标题:“火炉”重庆“热度”不减8月21日,游客乘坐游船欣赏重庆夜景。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处暑已过,中国大部分城市气象意义上逐步入秋。然而,“火炉城市”重庆晴热高温天气仍在持续,实况气温常居全国首位。
轨道交通车站内,纳凉休息的市民们。华龙网记者 林红 摄连日来,重庆多地持续高温天气。8月25日,重庆市气象台再次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35个地区日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高温天气下,松弛感满满的重庆人都是如何应对的?记者走访多个纳凉点,一探山城人民的清凉“秘籍”。
央视网消息:眼下已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酷热难耐,多地都推出了一些人性化的措施,为市民送上清凉。重庆的轨道交通车站就开放了140个纳凉区,去看一下。在重庆轨道3号线的重庆北站南广场站,这里专门设置了一个纳凉区,有不少途径的旅客和市民坐在座椅上休息纳凉。
记者董小红、吴晓颖、赵佳乐立秋后,川渝不少地方却面临罕见的炙热“烤”验。成都、重庆地区连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自贡、泸州等地持续多日最高气温超过40摄氏度。随着高温天气不断“加码”,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冲击,户外工作者、老弱病幼等人群直面健康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