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余杭瓶窑加快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引题)有一种幸福叫“家门口就业”(主题)杭州日报记者 白赟 陆一丹 余杭微融圈 唐逸涵立冬之后,早上7点的风里有了寒意。王文豪裹紧了身上的外套,准时出现在工作岗位上。接货、盘库……他的一天由此开始。
潮新闻客户端 共享联盟·余杭区融媒体中心 周方圆 编辑 孙维佳民艺浓缩着时间的厚重,连接起过去和未来,如何推动民艺的材料创新和技术升级?8月11日,坐落于瓶窑镇的民艺材料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民艺材料中心)正式落成揭幕,一处有温度、有故事,承载着传承与创新的“民艺基因库”揭开面纱。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良田沃野进入冬种时间。余杭区瓶窑镇福山家庭农场内,果农们连日来为600余亩果园覆盖秸秆,为土壤铺上一层厚厚“冬被”。“今年我们的农场可以说是秸秆消耗大户了。”福山家庭农场负责人胡静崎语气里满是喜悦,“果园一共覆盖使用秸秆2000余吨。
【来源:杭州日报】礼仪是基层工作者面向群众的个人“名片”。11月22日,余杭区瓶窑镇举办窑蓝学院·社工赋能成长营第八期主题培训,旨在强化社区工作者的公务礼仪规范性,让社区工作者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社区发展。本次培训吸引了20余名社区工作者、8名社区楼道长自发报名参与。
锚定“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浙江省近年来在积极探索人文乡村建设的新路径、新模式。今年,浙江省首个媒体和政府共同启用的“人文乡村研究站”在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落户。在余杭,点缀在广袤乡村青山绿水间的乡村博物馆闪耀着独特魅力,乡村博物馆群落已成为展示余杭文化的重要窗口。
1月14日,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凤来雅苑的家宴中心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近千位凤都村村民共赴暖居喜宴,庆祝乔迁喜事。 从2021年开始,凤都村以“食”为媒,邀请村民齐聚,品尝家乡地道风味,更分享和传递村兴民富的幸福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