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债出台的底层逻辑:“一个严控,两个坚决”转变为更先进的“法治化、市场化”,专项债是在公开资本市场发行的,可以看这句话“严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坚决不走无序举债搞建设之路的同时,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鼓励依规市场化融资,依规市场化融资,增加有效投资,促进宏观经济良性循环,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
专项债有产业专项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前者属于企业债的一种,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曾发布《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发行指引》鼓励市场化运营的公司法人主体发行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社会领域产业经营性项目建设,或者其他经营性领域配套社会领域产业相关设施建设,主要依据《公司法》、《证券法》、《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发行,主要推出过PPP项目专项债券、养老产业专项债券、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债券等等品种。
12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开了《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推出17条优化完善专项债管理机制,包括大幅放宽专项债资金投向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并在11个地方推行“自审自发”,施行专项债常态化申报,并强化资金监管,严防兑付风险,以充分发挥这笔巨额债券资金稳投资、补短板、促消费的效应。
近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提前实施部分“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近年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迅速提高,2022年达4万多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稳经济、拉动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日,不少省份完成提前批新增专项债券发行。专项债券发行紧锣密鼓推进,要真正有效发挥扩投资、稳增长作用,必须确保资金安全、规范和有效使用。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作为加大支出力度的重要举措,新增专项债务限额3.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