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爸爸又带着儿子回来,儿子站在树下时,钉子比儿子高,爸爸惊呆了。这一看图写话有提示词语的帮助,写起来顺畅多了,每幅图的情节都讲明白了,写到最后的时候“惊呆了”这一词语还突出了强烈的情感色彩,文字反映了故事的有趣情节。
孩子指着墙上的画问爸爸:“那副画里的兔子背包里的是什么呀?”爸爸想了想说:“应该是糖果。”孩子想吃糖果了。他拿起锤子砸碎了桌子上的小猪存钱罐,兴冲冲地跑到糖果店买了一堆糖果。爸爸回来看见孩子塞了满嘴的糖果,大惊失色:“你的糖果从哪里来的?
《父与子》是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E.O.Plauen)创作的漫画作品,于1934年12月13日至1937年首次刊载于《柏林画报》。该作品在发表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亲情漫画之一,被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
孩子上小学后,很多学习内容,是有标准答案的,孩子很多时候只要记住、理解就可以。而不少小学生在“看图写话”上会比较欠缺,无法理解图画表达出的真实意思,然后,就交出了各种五花八门、让我们笑出鹅叫的“看图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