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中文网在2003年首创的VIP计划—千字付费阅读模式在当时而言的确具有里程碑意义,网络写手们在此商业模式下压力下的每日更新与“长篇巨制”也成了圈中常态,很多时间内盛大式的版权二次倒卖一度也成了最主流的赢利模式,当然,腾讯、百度等巨头也正在认识到网络文学在整个“泛文化”产业格局
年入百万不是梦起点的全称是起点中文网,脱胎于玄幻文学协会,开创了网络文学付费阅读模式、白金大神、作家福利和月票等系列制度,开启了网络文学产业化运作之路。可以说,起点中文网完整经历了网络文学从发端到辉煌以来的所有的时间节点,并成为其中多个关键节点的推动者甚至是创造者。
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第47次调查报告,网络文学作为中国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写进了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60亿,占网民整体的46.5%这意味着每3个中国人就有1个人在网上读小说。
在网上报班学习,目前已经是许多消费者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知识付费行业也随之兴起,然而在发展过程中,相关乱象也是层出不穷,从业人员资质存疑,或者是低价购课后被“套娃”收费,并且遭遇退款困难等,让享受学习的过程反而成了一件堵心的事。
“孩子半个月在阅读App上花掉700多元人民币,仍看不完一部网文。”近日,一名消费者针对网络小说消费模式提出的质疑成为网络热议话题。定价过高、强制续费、内容“注水”……不少网友指出网文阅读中存在诸多消费陷阱。那么,网文市场上是否真存在这一类现象?网文消费市场秩序又应该如何规范?
经典名著《西游记》《红楼梦》近日又在网上引起热议,这次是因为版权。近日,有网友爆料,起点中文网公开标注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由作家吴承恩授权其制作发行,并指出“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此外,该书被指由起点中文网“首发”,并有“签约”“VIP”等标签,还有读者在阅读《红楼梦》时收
来源:光明日报 【面面观·网络文学的“付费”和“免费”】2020年年底,免费阅读App超过付费阅读平台,占据了国内数字阅读市场的过半份额,这似乎宣告网络文学产业中免费模式“战胜”了付费模式。但不久之后免费阅读的扩张速度开始放缓,付费阅读平台在用户数与营收额上则出现了回暖。
近日,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感叹,如今看网络小说的成本越来越高了,一本章节较多的热门小说,看完要两三百元,这个价钱可以买很多本实体书了。为何网络小说阅读费用越来越高?涨价之后的费用如何分成?小说作者的收入是否也水涨船高?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
不过,当时起点作为台湾地区出版社的中介商,会为台湾市场推荐作者,这是当时起点作者的主要收入来源,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他们的首选,因为线下出版的变现规模比订阅分成所得大得多,所以大部分人即使在起点上连载作品,也还是希望再到台湾出版,尽管出版社会要求作者必须停掉网络连载。
那些自称为“文学蝙蝠”的多栖作家,以充满灵性的文字,在报纸期刊、数字网络、影像画面中,赋予文学更加多变的模样和丰富的意义。“文学蝙蝠”的归属缺憾不尽然为他人的偏见,更是自己的执着,他们始终坚信文学是多样的、神秘的,有万千棱角,穿过的每一束光都能投射出七彩世界。
阅文集团管理层换血牵扯出的新合同损害作者权益问题发酵至今,影响力已蔓延出网文江湖,引发全网讨论。4月底,不少阅文签约作者在作者论坛“龙的天空”、微博、知乎等平台爆料称,新的作者签约合同是阅文对作者开出的“霸王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