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盖迩说编辑|盖迩说2007年,一个云南马吉乡女孩余燕恰“溜索过江”的报道,震惊全国!这里的溜索,可是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下,徒手攀过那条悬空的索道,下面还是湍急的怒江。面对这唯一能出山的交通方式,马吉乡的孩子们只能冒着生命危险去上学。
2007年,云南怒江州女孩余燕恰因被拍到溜索过江上学而广受关注。当时,江苏广电总台联合全国20多家媒体发起爱心行动,在怒江上建起3座爱心桥。自2012年国家启动溜索改桥工程以来,共建设桥梁309座,惠及人口约165万。
来源:【云南日报】这是一个幸运的女孩,生长在一个幸福的国家,认识一帮有爱心的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近日,怒江“溜索女孩”余燕恰心怀感恩、回家乡工作接力爱心传承的故事在网上引起关注。不少网民纷纷为余燕恰知恩图报、反哺家乡的动人之举点赞。
22岁的这个夏天,对傈僳族女孩余燕恰来说有些特别。从昆明医科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回到云南省怒江州人民医院工作,消息在互联网上刷屏。怒江大峡谷深处的小县城福贡,同样掀起不小的动静。往来县城与乡镇的司机点点头,“余燕恰?知道知道,我们这里的溜索女孩嘛。
央广网北京6月3日消息 十六年前的“溜索女孩”余燕恰医学院毕业返乡就业近况如何?我国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首个载荷专家桂海潮身在太空怎么带研究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带您走近新闻中的主人公,用对话挖掘热点背后的更多细节。
抽血、送检……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检验科,余燕恰瘦小的身影忙碌不停,同事们亲切地叫她“阿恰”。2007年,8岁的余燕恰独自溜索过江上学,被媒体拍到后触动了许多人。那时她的家在怒江大峡谷深处的福贡县马吉乡布腊村,和布腊小学隔江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