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称,国外新近研究发现蝙蝠可能携带新冠病毒直接感染人,意味此次疫情源头可能直接来自蝙蝠。论文作者之一的美国生态学家KevinOlival曾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地方采集过蝙蝠样本,他在接受国家地理杂志采访时称,冠状病毒不仅通过空气和呼吸道传播,也可能存在口粪传播。
2020年5月21日,顶级期刊CELL在线发表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研究员与杨兴娄副研究员科研论文“Pathogenesisof SARS-CoV-2 in transgenic mice expressing human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2”,成功开发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转基因小鼠模型HFH4-hACE2。
长期任职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石正丽研究员已赴广州实验室工作。10月31日,武汉大学官网发布了一则“严欢团队Nature发文首次提出人工设计病毒受体”的消息。其中,该消息披露了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石正丽的任职单位为广州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前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俗语道出了人才流动的常态。在科研领域,优秀人才的加盟往往能为机构带来新的活力。我国病毒学研究领域的佼佼者石正丽研究员,就在今年5月加盟了广州实验室。这位石正丽研究员,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她透露,团队研究显示,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也不排除其他野生动物,但中间宿主尚未找到,这也证明,该病毒非常狡猾,从野生动物传到人类社会悄无声息,这个过程也是后续在新冠病毒病原学研究中需要重视的部分。
“自然界中存在很多的冠状病毒,我们不知道哪种会在下一次跳跃到人身上,也不知何时、以何种方式发生”,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研究员、新发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石正丽表示,“我们无法预测,但我们可以做一些工作来预防。”
2020年11月17日,石正丽团队正式向NATURE提交了RaTG13的详细来源。该病毒来自2012年到2015年该课题组对云南省墨江县通关镇矿井的采样(相关研究请参考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951-z)。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武汉10月31日电(李静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武汉大学今天对外发布,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泰康生命医学中心严欢团队,广州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以及华盛顿大学David Veesler团队合作30日在国际顶级期刊Nat
据武汉大学消息,该校生命科学学院、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泰康生命医学中心严欢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以及华盛顿大学科研人员通过研究提出了“人工设计病毒受体”的病毒研究新思路,有望在不依赖天然受体的条件下构建易感细胞模型,进一步助力疫苗与抗病毒药物的开发。
8月31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其中中国科学院共583人,中国工程院共655人。记者注意到,石正丽、颜宁、武桂珍等多位知名女科学家出现在名单中。中央深化院士制度改革对严肃增选纪律、防止增选中的不正之风提出了明确要求。
来源:中国新闻网 31日上午,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分别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5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583人。相比2021年,人数均有所增加。
7月22日,国新办举行新冠病毒溯源情况新闻发布会,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王辰,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专家组中方组长梁万年,中科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武汉病毒所研究员袁志明等权威专家积极回应了中外媒体关切的新冠病毒溯源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