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11月11日讯(记者 陈汉儿 通讯员 卢舒妍 王滨荣)思政有“新意”,育人有活力。近日,莆田学院“满天星π计划”项目组走进莆田市荔城区第二实验小学,带去一节“浸润童心筑未来·数海启航探奥秘”数学知识拓展课堂。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数学通过实施“四化”教学,即“问题化”实践策略、“结构化”引导策略、“思想化”凝练策略和“变式化”提升策略,可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问题化”实践策略。
《分数的意义》这节课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笔者在学生已有分数概念和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并在此基础上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带学生玩吹泡泡学习“百分数”、把错题集改编成“错题漫画”、师生围着操场步行理解1千米有多长……在江汉区大兴第一实验学校金雅校区,数学教师熊晓昀总是带着学生在玩耍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培养孩子的数学眼光和数学思维。
极目新闻记者 李庆实习生 蔡金利3月24日,“遇见未来”之走进新课标(小学数学)精品课例展示观摩活动在武汉音乐学院举办,来自湖北各地市州及湖南等地的千名小学数学老师云集武汉,展示未来课堂新气象新风尚,交流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经验。
平板、微视频、交互练习……这是现代中小学智慧课堂的全新打开方式。10月28日、29日,南宁市中小学校的232名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各自“晒”出自己精心准备的智慧课堂,为大众展示了信息技术赋能教学后的课堂。老师通过手机拍照,将学生课堂练习投影出来。
数学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这些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生根呢?我在课堂上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刘超 通讯员 张永虎3月24日,德州市第二中学在新建成的“数学探究实验室”举行了公益课堂活动,基地成员艾明正老师带领来自德州市德城区各所初中学校的同学们,共同体验了新颖的数学实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