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现代家庭更重视个人空间,家访可能会让他们感觉被侵犯,时间安排也是一个因素,家长工作忙碌,可能没时间接待老师。其次,沟通方式的改变,比如微信、电话这些更便捷的工具,可能让传统的家访显得不那么必要了。还有社会信任度的问题,有些家长可能对老师有戒心,担心家访有其他目的。
过完春节,在离新学期还有十多天的日子里,沪上有中小学教师已开始筹划家访。然而,多位班主任表示,部分家长和同学以各种理由不让老师上门。相关情况的反响也几乎“一边倒”,认为入户家访已是“过去式教育”。家访曾是教师与学生家庭沟通和实现家校共育的重要桥梁。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丽珍寒假开启,这段时间,学校的老师们反而忙碌了起来,因为新一轮的家访高峰开始了。老师上门想了解学生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状况,家长们真实想法又是如何?几天前,有网友在微博上发起了一则关于家访的投票,结果超八成家长投给了“不喜欢”,而且占比最高的就是90后家长们。
2010年10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在这个方案当中提出强化一线学生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要明确领导干部和教师参与学生工作的具体要求,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