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吕不韦剧照《吕氏春秋》是由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撰的一部杂家巨著。“基本上以道家为宗,取各家之长而弃其短,所以能成一家之言。”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吕不韦为什么要费劲巴力的写这本书呢?这其实是受到当时风气的影响。先秦风气,名士所养门客人数越众越说明名士声誉高。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观察一个人在不同境遇中的行为,推断他的内心世界,从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本质。《吕氏春秋》中则说:“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
#古籍守护人#讲人物故事,分享职场法则;学古人智慧,思考处世哲学!——懒虫《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说的是人的三种境界和人生追求:修养完美的道德品行,建立伟大的功勋业绩,确立独到的论说言辞,以传后世。
作者:王会娟(国家图书馆馆员)偶然在已故琴家孙贵生的《琴韵声深 琴乐论述》一书中,读到关于伯牙子期的另一种说法:《吕氏春秋》也有记载“钟子期受成连百廿曲,补做五百八弄,为廿八调”……“伯牙摔琴谢知音”中的伯牙、子期其实并非陌路邂逅,用一曲高山流水而成知音。流传千古,成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