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君亲师位,是中国民间屡见不鲜的家神榜。民国反政以后,因为没有了皇帝,才改作天地国亲师位。我亲历亲见的,在岳平汨民间,每逢年节、婚礼,在端庄书写“天地国亲师位”六字神龛佛台上,必燃起清香蜡烛,庄严祭祀祈福。
题:中国西南滇黔地区何以自古传颂《孔子之歌》?——专访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范丽珠、复旦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陈纳“因随孔子讲条礼往来,传到后代天地亮。”黔东南苗乡侗寨的侗族大歌《孔子之歌》,以生动质朴的语言和天籁之声自古流传至今。
刊头题字:尹祥君 葵邱书院书画顾问(著名书法家)图/网络年三十的敬拜礼文/邹艳红年三十中餐时分的敬拜“天地国亲师”之礼,在我们攸县一带代代相传着。年三十那天中午,当外面传来此起彼伏敬拜的鞭炮声时,我家也已做好了敬拜的准备。
屯堡纪事高洪波我很意外地接受了贵州省作协的一个任务,采访安顺的屯堡。之所以对屯堡感兴趣,源于两件事。一是在2008年11月借颁发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机会,我首次走访了一个屯堡——位于安顺市的天龙镇,有六百年的悠久历史。
【阅读提示】《我的天地国亲师》是李零先生的一部忆旧集,汇集了他近30年所写的怀念亲友、师长,以及记述自己人生经历的文章。作者笔下的天地国亲师恰似一面面镜子,投射出彼此的人格和人性。我所感兴趣的是李零先生杂忆间出其不意的种种新“发现”。
每年的除夕到初一,年末岁首,家家户户都有祭拜家神的习俗。湖北十堰、陕西和河南等地称“敬家神”。清代、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家家户户于中堂设神龛,塑神像,堂屋正墙上贴着书有“天地君亲师”和“历代宗祖“神榜,或繁或简,有的贴于神龛中,呼为“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