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赤字货币化”,乍一听特别学术,特别高大上,其实是用貌似很学术的词汇描述一件特别“不堪”的事,那就是在政府缺钱的情况下,政府究竟是通过正常发行国债向老百姓借钱,还是直接给央行说,你给我印几万亿的钱。
现如今中国的经济发展很是迅猛,但奇怪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向我国“伸手要钱”,而且还专要纸币,更重要的是,我国不仅没有拒绝,而且印钞厂还大批量的印刷钞票,忙的不亦乐乎,要知道印钞的数量是要结合国内外的市场经济情况,非必要情况下钞票是不能随便印制的,但是为何别国一要钱,我国就印制?
近期,财政部在说要财政货币化,央行官员说要阶段性提高宏观杠杆率。说白了,都是要印钞。那么,央行究竟是怎样印钞的?这印钞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印钞就是央行发行货币。不过现实中,印钞大部分时候都不会印成真的纸币,而只是银行账户上的一个数字。
外国钞票中国制造,尼泊尔央行对中国印钞技术赞不绝口,为他们省下几百万美元,而除了尼泊尔之外,越南、古巴、老挝,阿尔巴尼亚、几内亚、蒙古、柬埔寨等国家,都找我国印制过钞票,按理来说,印钞工作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这么重要的事情为啥还要外包出去呢?
还记得上次掏出纸币是啥时候吗?反正我是记不清了,毕竟现在出门只需要带上手机,扫码支付不要太方便!可就在咱们都觉得纸钞要“凉凉”的时候,你可能想不到咱们国家不仅没停止印钞,反而成了全球最大的钞票生产商之一,甚至为20多个国家和地区印制钞票呢!
我们国家上一次提到货币宽松这个概念是在08年金融风暴后,当时的影响波及到了每一个人,那么这一次呢?说白了就是央妈要通过各种经济手段,让市场上的钱变多.这就好比市场上现有的钱是一条条大河,那么央妈就是水库,就是老百姓俗称的开闸放水!
关于信用货币体系下的“钱”,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很多人会说:这有什么好说的,当然是央行印出来的!任何一个国家的纸币,其本身除了能点火之外,并无其他的实际价值,至于现在的电子账户货币,更是连点火的作用都没有,只是一串凭空造出来的数字,要想让这些比空气还要空的东西有价值,务必要有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参与其中,通过真实财富的流通,让这些“废纸”和“电荷”变得有价值。
在历史的隙缝之中,我们其实会发现一个问题:比如抗日战争时期,政府几乎没有税收,而且军费开支又比平日巨大非常,钱从哪里来?就是开动印钞机解决的。否则拿什么酬谢将士,人家可是在为国家拼命。但是战时的通胀虽然很高,也没有演变成天文数字。
我们很多人反对国家直接印钞,说这印钞出来的就是纸,背后没有价值作为担保,是假币。于是有人说,那我印钞100万拿来买资产,比如买房子100万,那么我这印出来的100万,背后是有100万的资产担保的,这就是有价值的,这种方式印钞就不是单纯的没价值的印钞了。这个说法是很有迷惑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