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肆虐期间,为了研究出“抗疟”药物,她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医学研究,经过不懈的实验,终于找到了抗疟药物-青蒿,并冒着损害身体健康的风险,对青蒿进行了提取,后又不惜以身试药,保证青蒿素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头条创作挑战赛#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屠呦呦与丈夫李廷钊说起屠呦呦,大家一定不陌生,她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也是我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著名的药学家。疟疾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数千年,全球每年死于该病的总人数高达数十万。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句诗出自《诗经》,描绘了一幅鹿群在野外悠闲觅食的景象,也恰好成为了屠呦呦一生的写照,这位与青蒿结缘的中国女性,用自己数十年的辛勤研究,将青蒿素推向了世界舞台,为全人类对抗疟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15年,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该奖项的科学家,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在科研领域取得如此成就的女性,却在漫长的岁月里默默无闻,甚至一度被“雪藏”,是什么原因让她在获得诺奖后依然保持初心继续奋斗在青蒿素研究的前线?
青蒿素是中国首先发现并成功提取的特效抗疟药,问世50年来,帮助中国完全消除了疟疾,同时中国通过提供药物、技术援助、援建抗疟中心、人员培训等多种方式,向全球积极推广应用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为全球疟疾防治、佑护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京商报讯(记者 翟枫瑞)世界因科学而精彩,科学因女性而美丽。4月27日,以“激发她活力,创造新动能”为主题的2024全球科技女性创新论坛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表示,世界因科学而精彩,科学因女性而美丽。
网上有种观点认为:评委会认为屠呦呦“无博士学位”“无海外名校留学经历”“无足够的核心期刊”,所以无法获得院士身份。实际情况没有这么简单。事实上屠呦呦无法获得院士身份是中医思想与现代医学之争,是学术圈子之争,是院士评选标准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