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感同身受,同时也可以先把这个问题提出来:爸爸妈妈去上班了想你了怎么办?或者“宝贝,如果你去幼儿园想爸爸妈妈了应该怎么办”引导孩子说出他的解决办法。其次建议孩子可以把爸爸妈妈的照片带在身上。
孩子晚上睡觉的时候,你吓唬孩子说,“你再不睡觉,大灰狼就要来吃你了!”结果,孩子信以为真,睡着了还在做噩梦,喊着“别吃我!”孩子哭闹的时候,为了让孩子停止哭声,你拿出一颗糖诱惑孩子,“不哭了,就给你糖吃!”答应孩子出去玩,看到孩子兴高采烈准备出去,又逗弄孩子说,“妈妈变卦了,我们
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睡午觉,总是哭着说想妈妈,我要不要把孩子接回家,让孩子在家睡午觉呢?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午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的分离焦虑情绪在作怪,孩子不习惯在陌生的地方躺着,另外没有妈妈的陪伴,孩子会感觉到安全感的缺失,总感觉幼儿园这个地方不安全,担心自己睡着了,会不会再也见不到妈妈了。
昨天,去幼儿园接宝贝回来,走在河边小路上,宝贝一边走一边和我聊天,这时遇见一个楼的奶奶带着孙子也在河边玩,我们同奶奶打招呼。奶奶问我家宝贝:“幼儿园好吗?”宝大声说:“好!”然后从奶奶身边走过。这个奶奶说:“把你扔河里去吧!”儿子吓得赶快跑我身边说:“不能扔河里,河边很危险。
文|文儿孩子的世界单纯而美好,或许也正是因为对社会认知比较少,所以大人说什么孩子都会信。但是却免不了有些亲戚,以此为乐,只顾自己乐呵呵,却不懂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孩子的心灵。有种逗娃叫“亲戚式逗娃”,我想说不是每个娃都经得起“逗”,父母要明白,更要及时制止。
但是,其实逗小孩也有很多要注意的事,如果不恰当会导致很多问题,严重会成为孩子的阴影,一生伴随。一天玖玖回家看着女儿眼睛通红,好像哭过的样子,于是问了爸爸,爸爸轻描淡写地说:“家里来了个同事。看女儿可爱,于是就逗她玩,孩子不禁逗,就哭了”。
"你妈妈有了小弟弟,就不喜欢你了""你这样不听话,你妈生气就不要你了"我相信很多中国的家长在带孩子出去的时候,如果遇到熟人,总是会喜欢跟孩子开玩笑,大概在他们的眼中,孩子永远都不会将他们的话当真,可是对于孩子来说也许伤害非常大,而说这些话的成年人却不自知。
小时候,家里只有我一个孩子,大人们总喜欢逗我“你爸爸妈妈不要你了,要给你生个弟弟。”表妹6岁多,我放假前答应过她寒假过年带她看电影去,这是她第一次听说看电影,特别开心,每天都在倒数,还有几天就可以去城里看电影啦。
大家平时可能不太注意的陋习,很多大人都乐意给些吃的喝的逗一逗,但是呢大人往往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想法,逗完一笑了之,很少注意孩子的想法,前段时间逗小孩引发了关注,也让我们重新思考逗孩子的老话题,哄孩子喝酒引发了两起悲剧。
很多父母和亲友都会在日常生活中逗弄自己或别人的孩子,这是国人表达对孩子喜爱的一种“表现”。很多大人觉得这样不仅可以活跃气氛,还会增进与孩子的关系,但大多数人逗孩子的方式却会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据调查,全国87%的人小时候都有被“逗”的经历,其中,被说“你妈妈不要你了”的占19.3%,被说“你妈妈不喜欢你,要给你生个弟弟”的占12.8%,被“摸小男孩生殖器官”的占16.3%。这些我们误以为很有意思的逗孩子行为,却在深深地伤害着孩子。
作者:Go姐喜多小长假即将到来,妈妈们带宝宝走亲访友参加各路聚会。亲友们见到可爱的宝宝,难免想要“逗逗”TA。但有时候,大人并无恶意的“逗逗”对小孩来说却是“不友好行为”,虽然TA可能还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内心却是拒绝的。
广西一2岁男童被亲戚逗喝酒致死而在四川攀枝花同样发生了令人唏嘘的悲剧:父亲王某带着2岁的儿子小林(化名)到朋友家赴宴,在用餐过程中,王某的3名朋友逗小林喝酒,结果小林真的喝下了二两白酒,昏睡不醒,最终因急性酒精中毒抢救无效身亡。
这些视频突然爆火,还有一些家长留言:“给孩子看了,非常有效!”然而在这么多播放量以及表示赞同的评论背后,恰恰说明了一个可怕的事实:现实生活中有非常多的人,都在用这样类似的“开玩笑的方式”,一遍又一遍地“逗”着别人的孩子,而且在他们眼里,这只是个玩笑而已。儿童早教专家周令瑜曾经表示
“你是爸爸妈妈从垃圾桶里捡来的。”“你爸爸妈妈不要你了。”“如果你爸爸妈妈离婚了,你跟谁?有多少孩子是从小被这种“中国式”的逗娃方式逗着长大的呢?小孩子很单纯,就算是大人开玩笑的话语,在孩子听来,也是会相信的。
春节走亲访友,大家聚到一起,总喜欢逗逗小孩子,觉得既显得亲热,孩子的无忌童言、有趣的表情也会给大人带来欢乐——但是,这样真的好吗?对孩子的逗弄,真就能让家庭更和谐吗?其实这是把大人的快乐建立在了孩子痛苦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