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一参展商带来了医院病房巡视机器人和安防机器人。记者 张锦辉 摄 重庆日报讯 (记者 杨艺 黄光红 实习生 肖萧)9月22日,智博会N3展馆,一台头戴护士帽、端着药盘、胸前显示屏幕上有病人数据的机器人,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
比如在广州不少医院,萌萌的机器人已在门诊大堂里上岗,它们会自动巡逻、四处游走,为患者提供咨询、导航、导诊等服务;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之间,物流配送机器人承担起医疗物资运输的工作,它们会自主导航、自动装卸,如果你在电梯遇到了,它们会说“我要进电梯啦,请你让一让”。
当天下午,李奇钟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在除夕夜,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郑钢铁在与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院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多次讨论后,决定研制一款巡诊机器人,在医护人员与冠状病毒之间筑起一道“高墙”。
煜禾森科技负责人李雷达说道,这款机器人运用国内最强的无人驾驶技术,集成视觉采集、高精度激光扫描、自动避障与AI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传感器四大模块,具有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交互功能,可以自主读取地图、识别工作环境、建立信息库、规划路径,完成点对点的测温活动并实时记录病人数据情况,服务
(重庆晨网记者 刘淳 9月22日17:27报道)可以巡视病房的机器人、自动捕捉人脸的云端智能考勤机、多功能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平台……22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中国机械工业金属切削刀具技术协会主办的中国(重庆)国际智能制造技术装
据悉,上述设备正是由四川南充籍学子、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硕士研究生李奇钟和他所在的清华大学优秀团队研发的,目前,研制的两台“隔离病房巡诊机器人”中的一台,已从北京送往武汉协和医院试用。黎涛红星新闻记者 王超编辑 包程立
据了解,这一设备是清华大学师生团队研发的。据李奇钟介绍,在除夕夜,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郑钢铁在与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院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多次讨论后,决定研制一款巡诊机器人,在医护人员与冠状病毒之间筑起一道“高墙”。
针对此种情况,机器人国评中心对疫情防控中机器人的种类、应用场景、产品核心技术、产品国内外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推出了赛迪机器人战“疫”系列报告!远程诊断机器人,可以辅助医护人员日常工作,提供跟随或自主查房、远程检查与临床诊断、远程会诊与监测、病症咨询、远程医护培训等
面对复杂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龙岗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从现代科技中努力探索更多更有效的防控思路,利用“智慧高新”建设成果,继续创新科技应用手段,进行科学防治,发出《关于科技助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倡议书》,号召全区科技企业和科技工作者,大力开展科研攻关和物资供应,为抗“疫”战线注入
“机器人护士”(中)与“机器人保安”巡逻机器人 王茂松 摄在科幻小说中,几乎所有工作都能交给机器人来解决。而在重庆,这种幻想正在逐渐接近现实。医院的护士可以用机器人,家里的保安可以用机器人,工厂里的“机器搬运工”更是力大无穷。
机器人在上海医院输液室上岗!医院护士:以前每天弯腰900次现代护理周刊 导读来上海市同仁医院急诊输液室挂水吊针的患者会发现,这里来了一名“新员工”:一个“白白胖胖”的机器人。这就是全国第一台“输液医废分拣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