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胡知灵 杨正强2024年巴黎奥运会落下帷幕,在激烈比赛背后,运动员们常常面临着运动损伤的风险,如何快速恢复运动员体能,预防及治疗运动损伤一直都是大家关心关注的话题。运动员为何青睐中医?
北京时间8月9日凌晨,巴黎奥运会男子举重73公斤级决赛中,两届奥运冠军得主石智勇挺举191公斤三次失败,无缘奥运三连冠。自2020年东京奥运会夺冠后,他因腰伤严重,无法系统训练,很长一段时间“消失”在国际赛场。
北京时间8月9日凌晨,巴黎奥运会举重男子73公斤级决赛石智勇抓举165kg领先第二名10kg,但在挺举中受伤病影响,他三次试举191kg均以失败告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表示,为了参加本届巴黎奥运会,他每天都在扎针治疗,针灸针已经装满了5升的水桶。他所扎的针究竟是什么针呢?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7月29日,本届巴黎奥运会斩获中国队首金的两位10米气步枪选手盛李豪、黄雨婷再获佳绩,分别取得射击男子10米气步枪和女子10米气步枪的金牌和银牌。奖牌背后除了两位运动员及射击队的努力,也离不开随行医务人员的保障。
奥运会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运动员们在赛场上驰骋、竞技的同时,也免不了要面对一些伤病,在我国各级体育训练队中,有一个职业与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他们跟着训练队在各个训练基地之间穿梭,无论是平常训练还是封闭训练,运动员去哪里训练,他们也跟着去哪里,他们就是各级训练队的队医。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刘千 通讯员 陈瀛8月9日,巴黎奥运会举重男子73公斤级比赛中,中国选手石智勇三次挺举失败,无缘领奖台。赛后采访中,石智勇流泪道歉:“实在受不了病痛的折磨,我真的尽力了,没取得预想的成绩,我对不起大家......我听到‘啪’的一声,第三把内收肌可能断了。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张煜锌 记者 刘千巴黎奥运会正式闭幕,中国代表团摘金夺银,创下纪录。这两天,游泳名将张雨霏面朝泳池葫芦灸的视频火了。这个画面来自一名中国游泳队物理治疗师的分享,可以看到,张雨霏肚子上放着一个“大葫芦”,不知道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万众瞩目的巴黎奥运会,于8月12日划下了句点。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健儿们奋力拼搏,最终斩获40金27银24铜的好成绩,创下我国1984年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而这成绩的背后,不仅浸染着运动员的汗水与泪水,还深藏着“队医”默默的守护。
徐成栋(左一)与张子扬赛后合影。受访者供图10月7日上午,千岛湖畔,杭州亚运会马拉松游泳项目男子10公里决赛现场。阴雨绵绵中,从大屏幕上看到湖北运动员张子扬率先触板,32岁武汉医生徐成栋激动地跳了起来:“第一!金牌!” 徐成栋是湖北游泳队队医,来自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
事实上,鉴于拔罐的治疗手段除了中国,也广泛存在于古埃及、古希腊乃至阿拉伯世界,足以证明它并非所谓的安慰剂,而是的确能够通过罐内排气形成负压,产生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并因拉伸皮下肌肉组织和热量,加速局部血液循坏,从而达到欧美运动康复界借助高科技设备同样的机能修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