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礼记.曲礼下第二》云:“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国君应当为社稷效死,这句译文没问题,谁为社稷效死都是高尚的情操,说大夫应当为黎民百姓效死,这是不可能的事,《礼记》是根据商、周礼制编纂的文献,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是极其森严的,大夫是贵族统治阶级的上层成员,黎民百姓是社会的最低层人员,用现代无产阶级的价值观去解读两千多年贵族阶层的价值观,这显然是不恰当的。
稷,姬姓,名弃,出生于稷山,是黄帝的玄孙,帝喾嫡长子。传说有一日,姜嫄趋郊信步而游,碰见一个巨人足印,其大小远胜常人,正惊疑问,顿觉一股暖流在气海泉涌,冲击遍身穴位,竟有说不出的畅快和舒坦,并莫名地产生一种踩踏这个大足迹的强烈欲望。